高三正式网上“开学了”!
2月3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深圳部分高三年级史上第一次开展网上教学,以响应各级教育部门要求的非常时期“停课不停学”的精神。晶报APP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教学推行首日,师生家长普遍认可,未出现卡壳掉线情况,师生沟通顺畅。而且除了网上教学,微课视频答疑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被高中学校广泛采用。
记者看到,翠园中学和罗湖外语学校的网课课程表已强势出炉,罗外的排好了未来两周的课表,翠园的干脆排到了2月19日。不仅白天排满了课,连晚自习也排上了。两校90%以上的同学参加了当天的网课。“我们不求表扬,只想让家长知道学校是实实在在为学生做些事。”翠园中学副校长何洲表示。
网上教学究竟怎样?记者也亲身体验了一回。
■老师说:
网上教学,有利有弊
吴振文是翠园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同时身兼高三(1)班班主任、数学老师。他的课是早上第一节课,从8点上到9点半,他坦言,一节课上下来,有点累。
身为班主任,他要帮其他老师探索出哪个在线教学平台最好用。之前学校老师广泛测试的希沃“云课堂”下的“好分数”在线教学平台,因为无法同时支持500人上课,人数过了300就卡壳,吴振文在3日正式上课时果断改用钉钉直播。
吴振文的课堂共有52人,学生通过扫二维码进入直播课堂。教师端可以直接统计人数,这也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首次网上直播结束后,吴老师基本满意,学生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实现实时互动,课件也可直接投屏,学生观看效果较好。
基于疫情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学生身处不同地方可同时在线上课。但与线上课堂相比,空中课堂也有一定的弊端,因为是视频直播,教师看不到学生的表情和反应,文字、语音的互动与面对面的沟通还是存在一些差距。所以,就需要建立家长群,加强对学生的监督。
那么这种网上教学可以持久吗?吴振文认为现在不知如何通过网上平台考试,如果无法做到网上考试,那就无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就会有遗憾。
▲吴振文老师网上教学视频。
板书不方便,想用学校电教室上网课
翠园中学数学科组长丁书明老师自己高三(1B)班的学生由吴振文老师统一上课了,他这次上网课带的是高三(2)班——高三(10)所有的理科班,他用的是腾讯课堂极速版。
他也对上午的网课表示满意,“可以看到课件,学生反映我声音很清楚,没有断网。家长也表示满意。”他觉得腾讯这个平台很好,课件随时可导入,不需要事先存入电脑课堂,上课时直接从电脑导入就可以了,但缺点是只能用PPT讲课不能打开word文档。同学们扫码进入后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给他网上献花,还可以发语音,他觉得网上课堂气氛热烈。
“我们的课程都是提前一两周集体备课,中间换过几次,比如文科开始想上‘套题’(一整套模拟试卷),后来又改为专题讲练(分专题讲)。”丁老师介绍,高三以复习为主,主要是针对同学们作业中的疑难点进行讲解。他觉得网上教学很好,一个人同时可以给400多学生上课,不用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周要上五六节课,效率更高。缺点是无法有效板书,他现在只能用鼠标在电脑中写,特别费劲,加上数学很多是符号,稍不留神就“画”得不圆或不方,也就不准确了。
通过投屏,她解决了直播中板书的困难
在罗湖,不仅翠园中学,罗湖外语学校的网上教学也于2月3日在高三年级中推行。而且,一直走在互联网教学前端的罗外,还有许多秘密武器相配合,比如“智学网”“全景课堂”“微课”,这些都成为老师网上教学的有力助手。
1月27日,校方就倡议大家主动承担责任,做好基于互联网开展在线教学的准备。学校各年级各备课组在微信群进行集体备课,先是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继而分配到人。高三年级的教师危难之处显身手,集体备课之余,大家纷纷学习“智学网”“QQ直播”“虎牙直播”等平台的操作,各班开始组织教师进行寒假作业答疑,在答疑的过程中总结各个平台的优劣势,并最终形成有效的网上课堂模式。
正式上课前两天,罗外的高三教师先是在“智学网”上发布作业,智学网统计学生完成情况、易错点;学生还可在“智学网”上观看老师提前录好的解题微课视频,实时解决疑。这样的大数据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学情,使得课堂直播的讲解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郑会敏老师的网课视频。
罗外高三物理老师郑会敏之前测试过QQ直播,因为杂音较多,在学生的推荐下,2月3日下午,首次网课她用的是“虎牙”直播。她说,虎牙直播注册验证方便、声音流畅,学生可以通过弹幕与她互动。而且虎牙直播还有录屏功能,学生还可进行回看。
值得一提的是,郑会敏老师的微课也是小有名气,她将自己画的插画、题目讲解一起录制到微课中,让同学们觉得有趣易懂。因此,现在每天直播上课后,她还会将当天的课堂要点简化成几分钟的微课视频,课后分享给同学们。
▲郑会敏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
与翠园中学在丁书明老师不同,郑会敏巧妙地解决了直播课堂中板书的问题,她是通过希沃授课助手,将iPad中的课件投屏到电脑中,这样她就可以用平板笔在iPad上自如板书,进而呈现在电脑直播的画面中。郑老师这一小创意也录成了微课分享给了高三年级老师。
她是通过手机“语音直播”讲评试卷
罗外高三英语老师陆文婕当日的网课是通过手机进行“语音直播”,她用的是腾讯的直播空间。她反映语音推送方便,而且可以连麦,学生也可发声。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网上送花送礼物,回答问题的同学很受鼓舞。
为什么不视频直播?因为视频耗流量且容易卡,加上她这堂课以讲评卷子为主,所以通过语音直播就可实现。但直播时她的电脑也开着,电脑里呈现的是她提前发在“智学网”APP上的试卷,她就是一边看着电脑中的试卷一边对着手机讲评的。
依据不同的课堂采用不同的平台,陆老师说,后面如果开展其他样式的课堂,也会使用同事推荐的“虎牙直播”。内容为先,实时跟进学生学习状况,再采用相适配的平台,相信这样的操作应该会使线上课堂取得较好的效果。
他把小黑板带回家录制,营造面对面教学氛围
▲杨领老师的小黑板板书的视频是提前录好的,在直播时再分享给同学们。
罗外高三生物老师杨领用“腾讯QQ直播”进行上课,杨领老师有自己的高招,他把学校放在走廊给学生辅导用的小黑板搬回了家,他会提前录好一段他对着小黑板板书的视频,上网课时一同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感觉是在与老师面对面上课,他觉得这样会让学生更有上课的感觉。但缺点是要提前录好,不然现场直播时会卡壳,而且直播屏幕小,如果现场板书直播,画面会不全。他说,哪种在线教学平台更好,老师们现仍在摸索中。
■学生说:
“总体感觉很好,只是无法打印讲义”
▲不少同学像汤宏焜一样通过手机看网课直播,但更多同学是用电脑上网课。
网上教学到底好还是不好?老师说好不算,还要学生说好才算。
翠园中学高三(1)班的汤宏焜说,之前已经过了几轮测试,3日正式开网课他已经很适应了。一天下来,他的感觉是:总体非常好。老师的课件清晰,没有卡壳、延迟。学生的语音、文字都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缺点是老师的讲义打印不出来。
因为家里没电脑,他是用手机上的课,他说还好,因为做练习时比较多,不用一直盯着手机。而且手机上也可点击“发表评论”功能,就可以在手机上输入文字与老师互动。
罗外老师很负责,时时在线微信答疑
罗湖外语学校高三(4)班陈鹏宇同学表示,学校的网课排得满满,包括晚自习都排了,感觉跟正常开学没有什么不同。加上同学们都很自觉,也有了迎接高考的紧迫感,所以学校开始网上教学后,同学们都很自觉地进入网上课堂。据他了解,他的同学们都没有迟到的。
他感觉老师网上教学与传统面对面上课差不多,有互动、讲解清晰,课堂气氛也热烈。而且他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操作简便,手边有电脑和手机就行。也不用下载软件,点击二维码或网址进入课堂就行。
他称赞罗外的老师很负责,课堂外时时在线微信答疑,令他们很感动。
校外网课有家长不欢迎,认为孩子小需“全陪”
他的同班同学罗靖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她说,老师每次都很认真准备课件,而且会要求他们课堂做笔记,重难点也会反复强调。罗靖亭还透露她的两个弟弟也在上网课。
其小弟弟读小学六年级,但她妈妈不喜欢她两个弟弟的校外网课,虽然都是免费,但对于年龄较小和自律能力不够的学生来说,网课需要家长全程参与监督,给家长增添了负担。
另外,翠园中学一位老师也反映,其子正在上某机构的网课,费用是50元一节,此机构也推了免费课,但他觉得“免费的课都没啥意义,而且不能选择,机构推什么课就只能上什么课。”
■记者体验:
网上直播画面声音清晰,但考验老师语言功力
▲记者体验并参与发表评论。
根据翠园中学老师提供的二维码,记者只需用微信扫码进入,就很快进入了“腾讯课堂”平台中翠园中学高三数学老师娄菊香的课堂。记者感觉,直播画面中娄菊香老师的课件PPT、老师的声音都非常清晰,就感觉在面对面的课堂中听课一样。画面稳定没有卡壳。记者还可以由全屏改为小窗,在小窗界面可以点击发表评论,记者打上了“非常清晰”然后顺利发送。不足之处,记者感觉娄老师用鼠标在PPT上板书有些困难,画的符号、写的字有点别扭。
同时,网上直播教学非常考验老师的语言功力,一位老师坦言,她上网课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调动屏幕外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扫码即可进入网上课堂,非常方便。
■相关新闻
全市有6800多名教师和校管理人员参加在线培训
2月3日上午10点,市级在线教学平台首次面向教师展示,全市有6800多名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足不出户”,通过手机、电脑参加了首次培训。培训采用直播、短视频、文档、微信QQ群及二维码分享等方式,解读了市教育局的有关通知精神,对教学平台的教师端操作和学生端使用做了逐一讲解,并与参训教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对于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一一做好登记,在平台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时统筹考虑。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参训教师们初步掌握了平台的基本功能,以及相关使用方法等。
(晶报供稿)
编辑 杨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