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交叉感染,机器人上门送餐!记者实拍南山一密切接触者观察酒店

读特记者 罗立兰/文  丁庆林/图/视频  通讯员 王欣 孙晓龙
2020-02-04 10:29
摘要

按照当前防控防疫要求,密切接触者须在政府指定的酒店进行医学观察。他们在酒店如何生活?密接者、医疗保障等各部门工作人员都在酒店,如何避免交叉感染?近日,读特记者探访南山区某健康观察酒店。

医学上,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疑似病例、轻症病例有过密切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被称之为密切接触者。按照当前防控防疫要求,密切接触者须在政府指定的酒店进行医学观察。他们在酒店如何生活?密接者、医疗保障等各部门工作人员都在酒店,如何避免交叉感染?近日,读特记者探访南山区某健康观察酒店。

1月26日,该酒店正式启用。密切接触者在此接受医学观察14天,如果体温无异常也无其他症状,即排除被感染可回家。14天内,如发烧或有其他不适,要做进一步检测,若检测为阳性需送往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

当天下午2时许,记者在南山区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带领陪同下来到南山某酒店。车子转过弯,酒店外岗亭有保安值守,普通市民不得进入。在表明身份及测量体温后,车辆被允许驶入,往里开数百米即是健康观测酒店。做好个人防护,南山区疾控中心罗医生带领进入酒店。

进出通道分离

“面向酒店,左边消防通道是密切接触者进出通道,右边酒店正门是工作人员进出通道”,罗医生介绍,进出通道分离可减少密切接触者与工作人员接触。

记者了解到,罗医生和她的同事每天待命,接到通知后,会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带领密切接触者从左边通道进入。当天上午他们已经安排一批人员入住。为安全起见,无工作安排时,大门被紧紧锁住,钥匙由公安人员保管。

入住前要事先做好消毒

应采访需求,当日,罗医生找工作人员打开左边大门。进入大门,记者注意到门口置放十多只黄色大桶。

“这些通是用来放密切接触者相关物品的,每天都会做消毒”,罗医生介绍,正式入住前,入住市民可携带相关物品都放入桶内,工作人员会对物品全面消毒,此外,还会对市民全身做好消毒。

选为观察酒店有硬性要求,原则上一人一间

进入酒店,记者看到通道无一人。

罗医生介绍,每天酒店过道都会进行消毒,确保安全;原则上是一人一间,有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比如老人、小孩需要有人照顾。酒店配备有口罩必需品,如有其它需求,可告知工作人员代买。

事实上,选为密切接触者观察酒店还有一些硬性要求:

远离居民生活区;

不能使用中央空调;

每个房间必有窗户,保持通风。

密切关注入住者身体状况,每天两次记录体温

居住在此,入住者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则:非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房间,与工作人员交流时虚佩戴口罩,每天要两次上报体温等。

罗医生介绍,在医生的协助下,每天上午下午,密切接触者需测量体温体温并严格记录。目前,酒店正在部分房间试用智能体温贴片,粘贴在腋下,通过蓝牙,医生可以24小时监测到被测者体温。

智能机器人送餐,减少双方接触频率

通道电梯旁,记者注意到有一科技感超强置物架。罗医生介绍,这不是简单置物架,它是一个智能送餐机器人。

当天2点多,有入住人员反映需加餐,工作人员送来两份餐。“您好!”机器人被激活并接受相关命令,接着缓缓走到指定房间门口。“某某号桌客人,您的菜在第一层窗台,请取餐,并点击完成哦”,待取餐完成,机器人会原路返回等待下一次送餐。

有了送餐机器人,可以减少工作人员与密切接触者面对面接触机会,对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如果,入住者未听到机器人在外呼叫声,还会有工作人员电话通知”,罗医生介绍,送餐机器人也会每天全面消毒。

每天有水果牛奶等,多部门配合保障后勤

临走之时,记者碰到工作人员在分装小橘子等水果。

据介绍,每顿除了标配的荤素搭配饭菜、汤,酒店每天还提供水果和牛奶等,保证密切接触者14天内的营养供给。南山区将街道、社区、疾控、社康、公安等人员组成一个完备团队,分工合作为入住者提供服务,让他们能安心在酒店接受医学观察。

罗医生从启用当天即在酒店工作,每天保持着随时待命的状态,虽然家里离这里并不远,但其间她并未回家。“吃住都在这里”,她说,只是有点想孩子。

编辑 周宏博

(作者:读特记者 罗立兰/文  丁庆林/图/视频  通讯员 王欣 孙晓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