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党旗飘飘】陈戊申 | 经历”非典“鏖战 如今披上“战袍”再出征
读特记者 易芬 通讯员周畅
2020-02-03 20:09

大年初二的晚上,深圳气温骤降,深圳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外有一个白色的身影,手拿着笔记本站在寒风中边问边记录着,他就是罗湖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陈戊申。

2003 年的"非典",陈戊申多次穿着隔离防护服在东湖医院(现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调查病人,时隔 17 年,他再次披上了"战袍",继续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往无前、冲锋陷阵!

▲陈戊申穿上防护服,准备上"战场"

晚上十点,陈戊申忽然接到某人民医院电话报告称,发热门诊接诊了一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放下电话他即迅速召集应急值班队员带着工具从单位出发,赶往医院发热门诊,因为被污染的场所病毒会危害其它人,与其密切接触者将可能成为游离的传染源。

陈戊申深知,病毒就像张开翅膀的魔鬼,如果我们给病毒时间会危害更多的人。为了控制疫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判断疫点和密切接触者,但这些信息常被患者有意无意忽略。陈戊申向病人介绍调查的目的,消除病人的恐慌和侥幸心理,引导病人回忆发病前后的生活轨迹及细节。

由于隔着口罩,影响交流质量,必须靠近得很近才能听得清楚。靠得近意味着增大被传染的风险,但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康,陈戊申已经顾不得这些,此时,他只想尽快准确地记录下病人这些事关市民健康、社会安宁的信息,尽早分辨出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尽早阻断疾病的继续传播。

完成这些调查工作后,陈戊申又匆匆赶回单位,开始分析这些资料,根据病人的病情、冠状病毒的特点、与病人接触的距离和方式、时间长短及是否戴口罩等信息综合判断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判断输入性还是本地感染、判断疫点的位置,然后将这些信息写成调查报告,及时将信息发给涉及外地疾控机构,又一个不眠之夜就这样过去了。

▲陈戊申年初二晚上,开展流调工作

作为一名传染病防制专业的主任医师,陈戊申主任凭着职业的敏感性和强烈的责任感,1 月初就开始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他妻子也是罗湖疾控的一员,过年期间把孩子送到了亲戚家,夫妻俩早就做好了随时待命、奔赴疫情现场的准备。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医生缺乏诊治经验并且早期表现不典型,须经过专家组会诊。疾控中心常在晚上收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常在夜静更深迎着习习寒风时分出动。尽管陈戊申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总是一丝不苟地调查每个细节,从容淡定地安排其它人。他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周围的年轻人,很多年轻同事主动请愿跟随他到防疫一线实践学习。

▲陈戊申隔着防护门,开展流调工作

随着疫情的变化和病例的增加,很多新人加进入,调查组的队伍在壮大。为了实现传帮带,他总结初期的调查经验,细致讲解每一个调查关键信息,叮嘱每个人防护的要点,解答每一个疑问。参照医院科室医生交班形式每天早上 8 点半在科室门口走廊站着召开"走廊会议",及时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吸取错误的教训。走廊通风最好避免开会传播疾病,是专业知识在自我防护方面的具体应用。

▲流调组每天早上的走廊会议,布置一天的工作

陈戊申主任 20 多年的防疫生涯中,经历了霍乱疫情和 2003 年的 SARS 疫情洗礼,经历 2009 甲流、禽流感考验,经历了登革热挑战,……,面对每起疫情他勇挑重担,出色完成任务。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登革热防控"罗湖模式",被省爱卫办和省疾控推广到全省,同时省内外同行慕名来交流学习。

▲准备开工了,大家一起加个油

2019 年作为广东省专家派驻汕头指导工作,汕头市爱卫会发来专门的感谢信高度赞扬。派驻甘肃陇南,技术帮扶工作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陈戊申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要敢上、能上、必须上,敢上是担当,能上是要有过硬的本领,必须上是作为一个党员最基本的觉悟,这些都需要长期坚持学习,沉下心刻苦钻研业务,才能在实践中针对老百姓的需求,利用专业知识的积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汕头市爱卫会发来的感谢信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英雄,只有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他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

"我们一定能赢",他笑着说。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赵琦睿

(作者:读特记者 易芬 通讯员周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