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形势严峻,但我们有信心!”
疫情牵动人心,对于一名奋战在抗击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最想说给市民的话是什么?1月31日,记者在位于光明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采访时,将此问题抛给该院院长何裕隆。何院长面带倦容而眼神坚定,回以“三个信心”。
信心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情况,我就不啰嗦啦,现在媒体报道很公开、很迅速,大家都能及时了解到。我想说说‘信心’。”
“信心首先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对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及时、科学、细致。这方面咱们光明区落实得非常好,医院、机关、街道、社区、学校,能动的都动起来了,老百姓也积极支持配合。有了这一条,就有了战胜疫情的最大信心。”
“连日来,区委区政府和我们医院保持密切沟通,给予全力支持。各级领导多次到医院防控一线,听取专家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十分给力!”
信心二:快速“起跑”,主动发力
“第二点是我们部署早、行动早、落实早,和疫情抢时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后,我院立即取消急诊、ICU、感染内科、呼吸内科、后勤保障等相关人员的春节休假,严阵以待;并决定在远离正常诊疗区搭建临时发热门诊和留观区,23号就正式投入使用。”
“在中山大学的支持下,23号我院发热门诊开始开展病毒核酸初筛工作。26号开始近200多位医务人员上线互联网医院,为市民提供免费线上咨询。27日全院取消休假,后备人员梯队迅速建立起来……每项防控措施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决策、落实,为后续工作跟上赢得时间。”
信心三: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第三点是科学防控。新发传染病疫情发展很难准确预测,我院邀请到曾参与‘非典’防控的广州专家前来指导,做到布局、防控科学化、合理化,最大限度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为什么要在远离正常诊疗区设立临时发热门诊和留观区?为的是尽最大可能降低正常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为什么做病毒核酸初筛?为的是及早筛出疑似病例,避免病毒在社区播散。为什么启用互联网医院?为的是避免轻症患者因恐慌而扎堆就医,从而加大交叉感染的风险……事实证明,我们的这些措施是科学的,有利于及早做好防控的。”
“最后,我想和市民朋友说:节后返深人数日益增多,中山七院已经做好应对预案,我们心中有数、有底,请大家放心。这个‘信心丸’,大家可以‘吃’下去!”
见习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