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方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这几天,网络上好几篇由专家撰写的“硬核”防疫技术科普帖,引发了转发潮。透过明晰的图表,用视觉化手段呈现新型冠状病毒发展的历程,结合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向大众说明疫情发展的可能方向,提示个人防控风险的要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就是科技大数据防控的力量。
在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认知尚未完全的紧急时刻,挖掘大数据得到的有效信息,做好大数据精准防控可以说是一剂“速效药”。大数据不需要基于我们对于病毒的认识程度去判断,而只需要结合已掌握的病毒传播状况,与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比对,就能得出不少有价值的结论。例如,当前疫情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疫情相关人群动向”。在春节期间,随着人群的大规模流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加大。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收集城市传感器与居民主动上传的各种数据,进行人群流动监测,实现更严密和精准的防控。
大数据不仅可以帮我们找到病毒传播的高危人群、高危地区,也能够在治疗病人时发挥作用,通过各地疾控部门和医院汇集的数据,总结治愈案例的一般经验,或许能帮助研制新药开拓思路。
当前,抗击疫情的形势严峻、时间紧迫,这也是对我们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深圳要把大数据“神器”用起来,要充分利用既有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发挥城市级统一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的优势,数据驱动、体系支撑、精准防控,让“大数据”的大脑帮助决策实现统筹协调、快速反应、联合制胜。
编辑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