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是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二,当日凌晨,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长假的美梦中,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叶健德就已早早收拾好行李,提前结束了假期,在夜色中奔赴汕尾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叶健德到达汕尾后,马不停蹄地连续参加了4场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会议,并3次前往汕尾市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等单位协调防控问题。迅速了解疫情防控形势,明确防控重点方向,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26日至29日,叶健德多次前往挂点督导的海丰县城东镇、陶河镇和深圳对口帮扶村开展现场实地督导。他认真听取镇政府、村委的防控工作汇报,要求各镇、村要进一步健全指挥组织体系,工作明确到组,责任落实到人;要进一步做好疫区返回人员的摸排,确保不遗落一个人,不遗留一个死角;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多用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防疫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农民群众少聚集,倡导乡邻之间少来往,民众活动少举办,从根源上避免病毒传播。
他还强调,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沿阵地,一定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依靠群众,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构建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他还叮嘱镇、村两级干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务必保护好自己。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于1月27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帮扶干部和驻村干部立即取消休假,返回岗位、靠前指挥。1月28日,28名指挥部干部、110名驻村第一书记基本到位,全力以赴应对疫情防控工作。
汕尾城区捷胜镇大流村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钟宁:发动党员每家每户上门宣传
“莫轻视,勿恐慌!”1月30日下午,当记者联系汕尾城区捷胜镇大流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钟宁时,他正在开展防控疫情的入户宣讲。
“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疫情重视程度不够,基础卫生设施也还不完善,大流村就只有一个医务室、一名村医。”钟宁表示,1月27日汕尾市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时,身在茂名老家的他十分担忧。
当天,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帮扶干部和驻村干部立即取消休假,返回岗位、靠前指挥。钟宁也随即动身返回汕尾。
钟宁说,过年期间汕尾地区有不少风俗活动,村民喜欢聚集在一起。在卫生设施薄弱、口罩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钟宁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通过每家每户上门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同时利用广播不间断进行播报,让村民提高防范意识。
陆丰市河西镇汾河村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廖玉学:做好返乡人员摸排
“今年村里总共有将近1200人从外地回来过年,我们一一进行了排查。” 深圳市卫健委驻陆丰市河西镇汾河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廖玉学此前身为深圳市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他在春节前就已经叮嘱村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准备。然而,村里的应急物资远远不够,尤其是口罩、消毒液等用品。
大年初二晚上,在得知物资紧缺的情况后,廖玉学连夜从湖南赶回深圳,调配物资,最终为村里争取到1000个口罩、1箱消毒粉以及其他防护用品,并第一时间送往汾河村。
结合专业知识,廖玉学将汾河村的疫情防控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部署,第一是做好摸排工作,针对村里1200人左右的返乡人员,村干部分为五组一一做好排查;第二是宣传教育工作,由村干部带着宣传资料上门,教导村民如何做好防护,同时利用好海报、广播的宣传;第三是针对疫区返乡人员的管理工作。
“村里有一位春节返乡的武汉大学生,已经居家隔离了。” 廖玉学表示,这名大学生于1月17日返乡,在隔离期间,村卫生院每天对其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如果明天体温正常,就可以解除隔离了。”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