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看见坪山 | 创新不止,奋斗初心历久弥坚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2021-06-24 23:00
摘要

“其实创新创造就是这样,空间无处不在,这是一种信念,就像我们东江纵队的革命前辈那样,百折不挠地去奋斗、去拼搏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重温红色记忆,感受创新坪山,由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坪山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红色印记·看见坪山”融媒体验活动将邀请创业者、企业家、青年学生、外国友人、媒体记者等不同领域的人们沿着坪山红色印记,用脚步、用镜头去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以全新的融媒方式多元化视角记录每一场活动的精彩点滴。

近日,“红色印记·看见坪山”融媒体验活动第二场开启,创新坪山迎来了一群满怀好奇心的新朋友。他们大部分是来自深圳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其中还有几位是非常关注坪山发展的热心粉丝,大家沿着坪山红色印记,共同探索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感受这座未来之城的源源创新发展动能。




创新是一种信念

汪玉龙和坪山的相识缘于2018年偶然参与的一次城区推介活动。当时,已在南山发展多年的他首次了解到坪山出台了很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扶持政策,于是他马上决定将新创立的芯片研发公司注册地落在坪山。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坪山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汪玉龙说。通过对芯片行业的详细调查分析,汪玉龙的公司选中了智能家电显示屏这个细分市场,通过产品研发迭代成功获得了市场认可。

技术研发出身的他认为在这方面的长期投入对于研发型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但是初创企业的运营资金往往比较有限,好在坪山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同时还致力于搭建产业金融平台,扶持创新企业茁壮成长。“去年我们参加了坪山区政府组织的路演活动,一些产业基金已经有了投资意向,我们正在洽谈进一步的合作。”

参观走访了东江纵队纪念馆后,他不禁感慨:“其实创新创造就是这样,空间无处不在,这是一种信念,就像我们东江纵队的革命前辈那样,百折不挠地去奋斗、去拼搏。”

让世界见证中国创新

“不要害怕迎接挑战,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坚毅的品质能让人渡过这些难关,创新创业尤其需要这样的精神品质”,来自意大利的Marco Loglio是一名资深创业者,从事新能源电池行业已有30余年。回顾这些年来的创业历程,他说:“人类的进步,总是始于创新,而一些创新成果在诞生初期并不被看好。我记得30多年前我刚开始涉足电动汽车领域的时候,人们说我们疯了,电动汽车不可能正常工作。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大力制造研发新能源汽车。”

在了解东江纵队的革命历程后,拥有创业经历的Marco十分触动,他表示,东纵精神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之一,这就是我来到中国的原因。中国人民勤奋、进取,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达成了近年来我们所见证的成就。

他看好坪山并在积极寻求新能源汽车电池合作项目的机会。“我认为中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是一个典范国家。坪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很好,未来将成为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核心区域。”

Marco透露,他还有一个梦想:驾驶一辆新能源汽车从深圳出发,回到意大利,让世界见证中国创新。

奋斗不止,踏上新征程

从事法律行业多年的李建国是一名党龄30年的老党员,这些年来他见证了社会快速发展,感触很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今天来到坪山,感觉城市面貌变化太大了。创新广场的坪山城市书房让我感到很震撼。坪山的一些发展理念真的很创新、很前沿、很独特。”

他说:“现在社会进步越来越快,我也始终有一种强烈的学习进步的愿望。创新是深圳的鲜明特质,在我所从事的法律服务这个领域,也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坪山发展势头很强劲,在产业立法方面也积极先行先试,创新成果斐然。”

“今天走过这些充满红色记忆的地点,一方面我感觉到实在是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继续奋斗,不懈地追求,和我们的国家一起踏上新征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探访历史之旅暂告一段落,而未来就在目之所及的前方,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坪山,创新不止,奋斗初心历久弥坚!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