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吉明:溶剂使用控制是VOC减排的关键

记者 窦延文
2016-10-20 05:04
摘要

19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主任郝吉明就深圳大气治理工作提出建议,深圳空气治理工作应更加突出重点。

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工程院与美国工程院联合主办的2016城市可持续建设国际会议在深圳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欧洲的工程院院士聚集一堂,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丹尼尔·牟德分别通过视频致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美国国家工程院涉外秘书长露丝·戴维、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城市可持续建设国际会议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创办,首届会议于2014年在美国举办。2016城市可持续建设国际会议为期3天,各位专家围绕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理念、亚洲乃至全球未来可持续发展议题、未来城市可持续建设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19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学部主任郝吉明就深圳大气治理工作提出建议,深圳空气治理工作应更加突出重点。

郝吉明说,今年上半年他来过深圳一次,当时讨论的是深圳市“十三五”期间PM2.5率先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过渡阶段的限值目标。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他感觉深圳的工作更细化了,主要矛盾也抓住了。他建议深圳空气治理工作要更加突出重点。

郝吉明说,第一个是氮氧化物的减排,3万多吨氮氧化物大概有70%以上来自于机动车排放,所以减氮氧化物要抓住机动车这个重点环节,机动车占了减排任务的75%。再加上船舶、非道路机械,这就占到了85%。但机动车的重点要更细化,机动车当中的每种类型排放占了多少比例要算清楚。

第二个是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减排,在今后5年减排3.7万吨左右,但是溶剂使用那一项占了70%,所以怎么把溶剂的使用控制住是控制VOC的关键。溶剂使用从使用方控制是一个策略,从供给侧怎么控制这也是一个方法,怎么在深圳地区禁止油性涂料和溶剂的进入,可以从商业的角度上限制这种采购,也就是说深圳的商业系统要绿色采购。另外一个VOC控制的重点,就是占减排比例25%到30%的机动车。机动车除了排放氮氧化物以外,VOC也是一个主要的排放,在这方面,促进老旧车辆的退出机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办法。

对PM2.5一次排放的控制 ,郝吉明认为重点在于控制各类柴油车排放。而关于PM2.5浓度的改善,郝吉明说,在中国受整个大陆地区的影响比较大,深圳的面积又比较小,外地输送的影响是难以控制的。还可以设想,如果说气象条件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外地输送对深圳的影响在今后5年减少10%左右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全国的浓度下降10%到15%是很有可能的。深圳要想把浓度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本地的污染防治能够减少多少,希望能够做量化的计算。

郝吉明表示,臭氧的问题也是区域性更强的一种污染情况,我们控制了氮氧化物,控制了VOC,除了降低PM2.5的浓度以外,也会有效地降低臭氧的浓度。如果在控制VOC上再多花一些气力,对控制臭氧的成效会更明显。总的来看,深圳这个工作方向很明确,重点也比较突出,希望能把它进一步细化。

关于PM2.5 控制方面,郝吉明希望深圳在源解析方面,特别在交通排放方面,需要再做更细的分类,这样控制起来有效性会更明显。

见习编辑 Lisa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