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这里还要再去掉一块,剪刀不要动,用纸转一圈,对,做得很好!”春节即将到来,在罗湖书城一楼的肯德基“天使餐厅”,剪纸艺术家袁曼君正在带着餐厅的特障员工们体验剪纸艺术,农历鼠年即将到来,一只只小老鼠从员工们手里渐渐成型,大家开心地捧起自己的作品细细端详。
在这家餐厅的22名员工,有19名是特障人士,而到餐厅体验的顾客会发现,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并不妨碍他们为顾客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这家餐厅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天使餐厅”,这些特障人士则被称之为“天使”。
22岁的福晓是“天使”员工之一,她从小被诊断为三级智力障碍,与她交流,基本的问题都能清晰作答,只是要多想一会。她说,自己在另一家位于福民的天使餐厅上班,已经工作三年了。“一开始工作会有点辛苦,后来习惯了就好了。上班挺开心的,因为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有同事是听力障碍,她还学会了手语。在记者与她沟通的过程中,她有同事也好奇地打着手语问她在做什么,她则打手语告诉对方:“我们在聊天”。
在配餐区来回穿梭的肖耘来到天使餐厅已经6年了,他是一位智力障碍的“天使”,从刚开始来天使餐厅,他在打豆浆岗位上练习了快一年,而现在他已经可以快速胜任配餐、炸薯条等工作。他说,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熟练餐厅的各个工种,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而在这一天,这些天使员工和他们的父母受邀参与到了新年的民俗体验剪纸活动,一起来完成这一小小的手工艺品为新年带去祝福。“他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剪纸,但大家学得很认真、很专注。”袁曼君说,剪纸是一项协调手脑能力的活动,对于有些特障人士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们很好学,剪出来的效果也让她很惊喜。
据了解,“天使餐厅”模式已经运营近8年,特障人士经过评估与训练后可以上岗工作,实现其自我价值。餐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餐厅的硬件设施方面,考虑到天使员工多患有听力、智力等方面障碍,研发团队对关键餐厅设备做了专门定制化修订,同时还会根据他们的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工作技能。
事实上,帮助特障人士积极融入社会,成为了深圳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到企业、市民的共识。在博物馆,视障人士在专业团队的带领下可以通过触摸展品和聆听讲解,深入了解艺术之美;在图书馆,专设的“视障阅览室”让视障人士能与普通人一样享受公共阅读服务,图书馆还每年多次举办朗诵征文比赛以及知识竞赛,给特障人士展示才华的机会;除了不少餐厅、商店、洗车店为特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之外,还有特障人士创立的企业在前海注册,并在创业大赛中获奖……
2018年底出台的《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将全面无障碍城市建设目标列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物理空间、行为规范、文化观念“三位一体”布局建立全面无障碍城市建设深圳标准。“弱有众扶”,正在成为城市的温暖风景。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