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为管理电动自行车支招

深圳商报
2020-01-09 14:52
摘要

深圳市政协委员杨题维一直关注深圳两轮车管理并提出改进措施。

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奔驰在大街小巷,为了赶时间,常常冲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给城市交通带来安全隐患,也让不少行人和车主“心惊肉跳”。外卖小哥在赶什么?如何有效管理好电动自行车?深圳市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制定行业电动车备案管理规定。

只要送餐超时,就扣一半配送费

29岁的杨先生是一名外卖骑手。他告诉记者:“接单时,系统就会根据配送的距离和时段自动匹配一个送餐时间,只要配送超时,系统就会先扣一半的配送费。我送外卖已经1年了,一直在福田,周边道路很熟,基本上不用导航,但是遇到送餐高峰还是没办法,只有争分夺秒。”杨先生说,自己平均每天能送50单,赚300元左右,中午高峰期往往要同时送4-5单。“假如第一个人下楼取餐晚了10分钟,后面3个单至少有2个要超时。”

据悉,外卖企业旗下的骑手“身份”并不相同,分为“企业专送”和“众包”两种骑手。记者从深圳市交警局获悉,不少身穿制服、背着配送包、骑着外卖单车的正装骑手,并非外卖企业的正式员工,而是“众包”骑手。举个例子,如果一名市民想成为外卖小哥,只需下载APP,网上注册即可,外卖企业往往对其缺乏管理。据统计,深圳目前共有外卖小哥9万人,其中6万人是“众包”骑手。一名“众包”骑手告诉记者:“注册成功后,先跑了十几单,然后接受入职培训。但是不到1年,关于交通安全的内容就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一天有超过2个投诉单就要重新培训,被交警抓到了也要培训。”

对于外卖小哥来说,一边是压缩的配送时长,另一边是松散的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外卖小哥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据统计,2019年截至11月底,深圳共发生涉摩涉电一般程度道路交通事故508起,事故共造成100人死亡、549人受伤,事故死亡人数占全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0.98%。

委员建议制定行业电动车备案管理规定

深圳市政协委员杨题维一直关注深圳两轮车管理并提出改进措施。杨题维建议,要制定特定行业油电两轮车的备案管理规定。借用大数据监管平台,将使用油电两轮车主要群体(快递、外卖等)的两轮车纳入特定行业两轮车备案管理系统,明确上牌要求,实行车辆备案、车辆对应的人员备案、人车捆绑。同时,统筹核发专用外观标识,统一加装定位、限速器,统一车辆编码(上牌),统一购买车辆保险,备案实行总量控制。对驾驶员和企业多次违规的行为纳入信用不良记录。另外,建议油电两轮车登记管理系统对符合条件的电动两轮车,录入登记管理系统,及时登记上牌,上传全国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资质和操作,杨题维提出相关建议。资质方面,建议达到一定年龄要求(例如18岁),且通过电动两轮车笔试,取得相关执照才能上路;操作方面,建议增加驾驶人行驶过程中的相关规定,例如不允许行驶中接打电话,不允许随意加塞,要求穿上反光衣,交警部门通过电子监控、人脸识别等智能化手段加强执法。

骑手一旦进入交通违法“黑名单”,全行业禁入

相对于汽车、自行车而言,电动自行车较为灵活。为赶时间,外卖车往往时而走人行道,时而走机动车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驾驶电动自行车冲红灯,罚款300元;驾驶电动自行车逆行,罚款300元;驾驶电动自行车走机动车道,罚款500元。然而,面对数百元的处罚,部分外卖员并不在乎:“被交警查到没关系,罚点钱而已,两天就赚回来了……”“企业禁入?换个平台继续干。”入职门槛低,违法成本低,再加上查处困难,是涉摩涉电交通违法频发的主要原因。

为改善这一状况,2019年,深圳市交警局和外卖等特殊行业组成了“警企联盟”,打破了管理壁垒,主动将所有配送骑手人员信息导入管理系统,实时掌握骑手信息。此外,完善快递、外卖行业三级管理制度,每周、每月通报企业违法情况,对于因交通违法被纳入“黑名单”的骑手,要求各平台均不可录用。

编辑 康佳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