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规范户外运动和有偿救援应纳入深圳立法

读特记者 秦绮蔚 文/图
2020-01-08 18:08
摘要

既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也要通过立法规范户外运动和救援,不让民间公益勇士流血又流泪。

“既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也要通过立法规范户外运动和救援,不让民间公益勇士流血又流泪。”1月8日,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他今年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深圳经济特区规范户外运动立法的议案》。

1月7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深圳蓝天救援队原队员许挺秀、尹起贺“广东好人荣誉称号”。代表他们上台领奖的队员们,百感交集:两位风雨同舟的队友为营救17名台风夜受伤受困于惠州白马山的驴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两位平民英雄牺牲后,带着对他们的致敬、缅怀,以及对户外运动乱象的反思,公共资源该不该成为“免费午餐”“谁来买单”等引发广泛关注。

杨勤介绍,户外运动近年来蓬勃发展。一方面,参加和从事该项运动的人数愈来愈多,缺乏必要的指导、管理与规范,甚至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与装备。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户外运动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痛点也愈来愈多。一些驴友不听劝导、私自结伴进入山野深处或未开放区域探险。每起救援事件的背后,不仅造成各级政府和社会救援力量投入巨大,困难重重的救援也威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据统计,深圳市公安局大鹏分局每年60-70%的工作量用在忙于上山救人。而2019年8月的白马山救援事件导致许挺秀、尹起贺牺牲,则是最惨痛的教训。

杨勤建议,要尽快调研和确立深圳经济特区户外运动规范条例立法工作,使之列入近期立法计划,并开展提升民事赔偿数额的积极探索,为全国处置相关问题提供先行示范的借鉴。在条例中应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包括应用限制出境、判罚社会服务、有偿救援及追缴、纳入个人征信系统等综合手段,充分发挥法律震慑作用。

杨勤呼吁,深圳民间应急救援力量,是灾害来临时毅然逆风前行的志愿者,是城市的良心与真心英雄。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许挺秀、尹起贺在危急关头把逃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精神丰碑。相关部门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烈士申报和评定工作时,需加快进度,以慰英雄在天之灵,以激励更多志愿者怀着勇于奉献之心投入到各类社会服务中去。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秦绮蔚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