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新开实体书店近30家 “融合”特质和“书店+”模式成主基调

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2020-01-08 16:45
摘要

盘点2019年上海图书市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实体书店呈现融入城市发展布局、规划合理、地域分布更趋均衡的特点

2019年12月,随着西西弗书店·上海华润时代广场定制店、上海体育学院绿瓦体育书店、中版书房上海交大店等先后开业,上海实体书店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盘点2019年上海图书市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实体书店呈现融入城市发展布局、规划合理、地域分布更趋均衡的特点。据统计,新开实体书店近30家,其特点是高颜值、高体验感、高附加值,融合式复合经营,一经开业,就成为申城网红店或地标式书店。

2019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12月,上海高校书店、阅读空间一气开出4家,显现繁荣之态。

另一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打特殊地理位置牌,分别在去年8月和12月,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52层和文化底蕴深厚的黄浦区开设朵云书院旗舰店和思南书局·诗歌店。海拔高度239米的朵云书院被称为“上海之巅”,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倾力打造的面向世界的城市文化新地标,生动体现上海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高扬的城市文化姿态。诗歌主题书店——思南书局·诗歌店上架图书则以诗为主题,涵盖诗集、散文、评论、传记、绘本等相关文学艺术书籍,面向热爱诗歌与阅读的读者。

两家书店开业后即刻成为申城的网红地标。

主打上海本土书店品牌的大隐书局2019年开了两家形态、功能各异的书店。其中,大隐书局深夜书房位于浦东新区的傅雷图书馆一楼,每天营业至凌晨,是在图书馆的整体业态布局中,融入带有地标意义的特色商业书店——“全年不打烊,深夜不关灯”的深夜书房,这也是上海公共图书馆中唯一营业到凌晨零点的深夜书店。

沪上本土书店表现亮眼,外来的书店也同样红火。诞生于贵州遵义的西西弗书店2015年入驻上海,如今在沪开设了17家书店。其中,2019年就在上海新开7家新店。中信书店是中信出版集团的一家具有国企背景、出版基因的连锁书店,它已发展了9年,仅在去年就于上海开设了3家新店。

另外,一批深耕阅读细分化市场的新型“小而精”“小而美”书店也正在沪上崛起,成为一股清新的有生力量。

由此可见,上海实体书店新一轮发展中,本土品牌书店深耕的同时,继续向外扩张;全国连锁品牌书店继续在上海布局。新型实体书店突显“融合”特质,“书店+”模式成为特色发展的主基调。在2019年新开的书店中,书店+阅读、+咖啡、+休闲、+美学、+网络文化、+亲子教育、+主题分享、+美术馆、+文创、+旅游、+酒店、+出版、+艺术展览、+生活空间、+图书馆、+体育、+理想生活实验室等,“书店+”的内涵和体现不断被丰富和创新,成为城市时尚文化的新坐标和新据点。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