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一届二次党代会强调,突出山水优势,坚守蓝绿本底,全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格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光明典范。
全面建成“公园之区”
坚持全域景区理念,加快推进各类公园建设,实现累计建成254个公园目标,基本建成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公园之区”,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相融”。
打造光明小镇运动森林公园、百草园、百花园等一批精品特色公园,建成一批山水相依、人水相亲、绿荫相随的滨水湿地公园。
统筹推进公园建设和道路提升,建设一批公园书吧,打造一批沿路带状公园,让翰墨书香、鸟语花香浸润光明大地,为市民打造更绿色、更宜居的生态环境。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优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1+1+N”制度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升政府主导能力、企业行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加快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网格化“发现、整治、执法”模式,以“零容忍”态度震慑环境违法行为。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新模式。
依托三级生态环境委员会,深入宣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推动全民参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和节水型城市。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巩固治水提质战果,推动河流水质持续提升,力争实现全流域、全天候水质达标。
践行省、市碧道战略,以水为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推动工程治水向生态活水、产业兴水、市民乐水转型升级,促进治水治产治城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打造美丽河流光明典范。
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大气严管区整治各项措施,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好净土保卫战,推动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受污染地块利用得到有效管控。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