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法援”,坪山区司法局创新调解工作机制有妙招!

深法宣
2019-12-30 18:39
摘要

“援前调解”就是坪山区司法局提供的举措之一。

基层矛盾关乎社会稳定。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是坪山区司法局的长久以来探索的一个命题。

“援前调解”就是坪山区司法局提供的举措之一。

局长亲调首个援前调解案件,当维权“贴心人”

“多亏了坪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忙,我才拿到了两个月的工资,这下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最近,来深建设者小周感觉生活舒心了不少。

原来,小周原是某公司的员工,在离职后公司仍拖欠其前两个月的工资以及奖金等薪资,也未为其购买该月的社保。为了追索薪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小周来到了坪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认为该案无需通过仲裁、诉讼等繁琐的程序解决争议,于是建议小周选择援前调解。

据了解,这是坪山区推行援前调解机制后的第一起案件。

该案也引起了坪山区司法局的高度重视,坪山区司法局局长白宁组织业务骨干会同值班律师成立了专职调解小组,对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各方态度、调解的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研究、研判,为成功调解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天,在白宁的细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用人单位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案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赢得了当事人与工作人员的纷纷“点赞”。

“调解+法援”模式,减当事人维权成本

“薪资纠纷维权是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问题,对于来深建设者和公司来说,相对复杂的仲裁及诉讼程序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时间成本比较高,对法院来说,案件压力也很大。”坪山区司法局局长白宁说到,“为降低各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对小额钱债纠纷、劳资纠纷采用调解是更有效的解决方式。”

由此,坪山区司法局积极推进探索了援前调解机制。

坪山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旺表示,“援前调解”就是充分实现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之间的优势互补,针对标的额较小及不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案件,及时对其进行调解。

该调解机制既体现了人民调解的优势,又丰富了法律援助的形式,节省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整合多方力量,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援前调解,只是坪山司法局探索调解工作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坪山区司法局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构建了以街道调委会为“主阵地”,以社区、居民小组调委会为基础,以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特色,以个人品牌调解室为标杆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实现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的长效调解机制。

此外,坪山区司法局统筹信访、公安、法院等多方资源,建立“访调”对接机制、强化“警调”对接机制、完善“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类调解衔接联动,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方法运用、多种资源互动”的多元化纠纷化解体系,力促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

目前,坪山区共有包括信访事项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等专业调解组织在内的100个人民调解组织,截至12月初,坪山区司法局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15件,调解成功2795件,调解成功率为86.93%。

编辑  周其丽

(作者:深法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