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后一课”,“红色电影课堂”受捧!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19-12-30 16:55
摘要

备受观众喜爱的“我的红色电影课堂”第三讲于12月28日在深影国际嘉之华中心影城顺利举行。

备受观众喜爱的“我的红色电影课堂”第三讲于12月28日在深影国际嘉之华中心影城顺利举行。作为2019年度的最后一次课堂,迎来了嘉宾王海鸿为观众讲述“影视中的抗战”。

在课堂上,王海鸿带领观众重温了《平原游击队》、《三进山城》、《亮剑》、《苦菜花》等多部经典红色影视作品,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堂内容精彩又富有红色教育意义的课堂讲座。到场的影迷观众反映热烈,在听课过程中,被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抗日时代所震撼;又为影片中威武不屈,血战到底的“双枪李向阳”英雄战士形象感到敬佩不已;为智勇双谋的游击队队员拍手称好;被无数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革命先驱所感动;同时也为《苦菜花》中,星梅被敌军抓获,不想拖累老百姓,率先大义牺牲的场景而纷纷落泪。

通过这堂课的讲解,观众了解到在抗日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到无数英雄人物在艰苦斗争岁月里的伟大传奇,同时也细读了抗日英雄们是如何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的道路并不断成长的历程。王海鸿通过对抗战影视作品不同的叙事内容与观众进行了深层度的探究,阐述了抗战影视作品的价值所在,希望对观众理解红抗战影视作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帮助。

整场讲座诠释了中国抗战的史实,弘扬了中国军人血洒疆场、保家爱国的战斗精神。该场讲座的举行对于我们铭记历史、鉴往知来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也有利于激发我们知耻后勇的爱国热忱和大局意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革命英烈精神。

从古至今,我们崇尚以史为鉴,把过去当成一面镜子,警示当代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经历改变,不断进取,成就当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沉沦的“根”,走向伟大复兴的“魂”,70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在国泰民安的日子里,我们更要铭记历史,铭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们!

现场观众有来自深圳晚报小记者团成员,这些来自深圳各大中小学的小记者们听完课后表示备受感动,立志要好好学习,学习游击队员临危不惧的勇气和聪明的智慧,用实际行动向革命先烈们致敬,在学习中也要树立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他们说,忆苦思甜,当我们满心喜悦的享受着当下的繁荣时,憧憬着前程似锦的未来时,猛然回首这段艰苦的岁月,不由得百感交集,对英雄本色充满敬佩之情!听完课后他们还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写成文章,刊登在深圳晚报“校园童话”栏目。

革命英烈宁死不屈,忍受日寇多少严酷刑法,也不肯泄露任何信息;中国军队面对血腥的战场,不曾流露出丝毫的退缩畏难。这种不屈不挠的信念将深深植根在观众的灵魂深处,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给予源源不断的鼓励和帮助。参与本次课堂的观众也将参与下期的红色电影展映,在光影中共同重回那热血、汗水、呼喊与雷鸣的岁月!

深圳市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是深圳本土最早为观众提供放映服务的专业机构,也是代表深圳的电影文化品牌,因一直积极从事公益放映活动而广受赞誉。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公司推出了全新公益活动“我的红色电影课堂”,每周四上午10:00和下午14:30在深影国际嘉之华中心影城、深影国际凤凰影城各展映两场优秀的主旋律影片。据了解,2010年1月,“我的红色电影课堂”将放映《解放·终局营救》、《那时风华》、《血战湘江》、《我为你牺牲》等多部影片。活动期间,主办方还将继续邀请知名文化学者前来授课,通过电影串连起革命历史和时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电影呼应当下的时代,用电影致敬光荣的历史,用电影激扬奋发的志气!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