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12月28日,第一届深圳海洋知识竞赛圆满收官。这是继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之后,深圳举办的又项一海洋文化盛事。而年仅11岁的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学生明佳慧在2万多名选手线上线下的激烈角逐中问鼎冠军。
本次竞赛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主办,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承办,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特区报社联合支持。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幼鹏,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张剑滨出席决赛现场活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刘胜研究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应邀担任决赛现场点评嘉宾。
经过为期4个月的比拼,9名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他们中既有在校学生,也有公务员和来深建设者,对海洋知识都充满了兴趣。决赛现场气氛热烈,知识性和趣味性巧妙融合。在海洋知识竞答、选手互“攻”、亲友互动、“海”字飞花令、海洋奇葩说等新颖环节的贯穿下,选手们展开巅峰对决。最终,年龄最小的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学生明佳慧问鼎冠军。南山区荔香学校12岁的初中生庄晨驰和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学生胡晓舟,分获第二、三名。
“探索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少用塑胶制品,减少海洋污染。”手捧奖杯,11岁的小佳慧告诉记者,她和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参加了此次竞赛,学到很多新奇有趣的海洋知识。他们将会更加努力传播海洋知识,成为真正的“海洋使者”。
“建设海洋强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强海洋文化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王幼鹏介绍,深圳今年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海洋品牌文化活动,创意十足,成果丰硕。
第一届深圳海洋知识竞赛自2019年9月启动以来,吸引全国范围2万多名选手踊跃参与。深圳大学的学生们在协助筹办竞赛期间,走上街头征集赛题赛制,邀请市民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言、代言,产生了良好的大众传播效果。
第一届国际海洋文创设计大赛也从深圳出发,联动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州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防城港市博物馆、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8大涉海博物馆,以“海·创·未来”为主题,向全球发起海洋文创的召唤,评出了获奖作品。部分作品还将在2020年米兰设计周上展出,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文化符号建设助力,为全球海洋文创开发添彩。
深圳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市民精彩演绎海洋系列专题“深蓝讲坛”,场场爆满;启动2019年深圳海岸线徒步暨海岸线摄影大赛,超过1000名徒步爱好者用脚步丈量海岸,用影像记录深圳260.5公里海岸线的美丽。10家“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识教育基地”揭牌,将面向市民开展海洋知识宣教活动。
王幼鹏表示,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和实施方案,深圳将明确从经济产业、科技创新、文化生态、综合管理、全球治理五个重点领域,全面提升深圳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其中在海洋文化教育领域,将不断营造浓厚的全民爱海、亲海、近海氛围,彰显深圳滨海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全民海洋文化素养。为海洋强国梦做出贡献。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