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领发展实干筑新城——图鉴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年之变

读特记者 石义胜 林捷兴/文 李星照/图
2019-12-26 09:12
摘要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这一年,是深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的一年。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这一年,是深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的一年。

这一年,也是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后深圳全面履职元年,是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站在新起点,以“创新引领发展,实干再造新城”为发展理念,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为发展模式,以“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平台带动、产城融合”为发展思路,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汇聚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的非凡一年。

2019 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先行区——西部组团。


规划引领

这一年,深汕合作区全面开展总规、组团规划、控规、专规和概念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累计完成编制规划45项。《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纲要(2017至2035年)》纳入深圳市第四版城市总规,形成深汕总规“1+10”成果体系,明确了“一心、两轴、三带、四组团”空间布局,到2035年,建设用地将达到13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50万人。

这一年,基本完成了全区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教育城选址研究及概念规划、望鹏片区政务区选址研究及概念规划、小漠湾文化旅游创新小镇概念规划、深圳港小漠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鹅埠鲘门高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有序推进了水务、环保、林业、海洋等领域规划编制、修编,滨海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完美收官,规划体系纲举目张日臻完善。

基础先行

这一年,“三港四站”、“四铁五高”、“五横六纵”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取得新突破。区内103条(段)道路同步规划、分步实施,总长约262公里,预计投资551亿元。其中,已建成通车道路28条(段),总长约75公里,总投资约35亿元;正在建设道路38条(段),总长约105公里,总投资约215亿元;开展前期工作道路37条(段),总长约82公里,总投资约301亿元。2019年11月,总投资超100亿的深汕大道、科教大道、创新大道等骨干路网接续开工建设,城市骨架路网正在加快形成。客运专线广汕高铁深汕合作区段加快建设。深汕高铁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通车后深汕合作区至深圳的时间将会缩短到30分钟以内。作为广汕高铁和深汕高铁唯一交汇点的深汕高铁站已基本确定建设规模。

这一年,深汕合作区首个直饮水厂、首个“全能”LNG气化储备站投产运行。未来几年,深圳将投资70.7亿元用于深汕合作区供水基础设施。英达斯瑞(工业主题)公园、香山(海洋主题)文化公园开工建设,望鹏山城市公园、小漠湾湿地公园正在规划中。

平台带动

这一年,深汕合作区五个组团已悄然发生质的改变。中心组团做足政务服务、发端高端商务;东部组团精耕未来产业、展现名镇风采;南部组团念好“山海经”、打响“文化牌”;西部组团高举产业旗、走好先行路;北部组团打造“深汕心脏”、守护“城市绿肺”。

这一年,平台带动效应日益彰显。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小漠湾文化旅游创新小镇、莲花山生态康养小镇、教育小镇、深汕科技生态园、时尚品牌产业园、海洋智慧港、深圳港小漠港区等重大平台齐头并进,筑实组团根基、汇聚发展动力。比如,面积达13.5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深汕湾机器人小镇——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已经纳入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区和三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之列,目前已供地包括华睿丰盛等11家企业,以及深汕湾科技城、锐博特创新基地等2个加速器,12月23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深汕基地项目完成签约,深汕合作区同步储备了十多家优质企业。占地22平方公里的小漠湾文化旅游创新小镇完成两轮专家咨询,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产城融合

这一年,深汕合作区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深汕合作区首次向全球推出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招商,位于深圳市各区前列。 截至2019年11月底,深汕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83个,76个来自深圳,计划总投资386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83亿元、预计达产年税收58.2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23个、是历年来投产最多的一年,即将投产和已动工建设项目33个。全年共接洽企业280余家,实地走访考察企业72家,完成专家评审项目32个,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1个。

这一年,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宜居深汕鸿图渐展。

住有宜居。深汕合作区共有深耕村、深乐村、深颐村、海逸村4个大型人才保障房项目在建,涉及房源一万多套。到2022年,深汕合作区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11个,拟建住房约7万套。这11个项目选址均充分考虑道路交通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建成后可保障近20万人口住房需求。

学有优教。南山外国语学校深汕初中部、小学部主体建筑部分完成;深圳百合外语学校深汕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汕校区已开展前期工作;占地约75公顷的深汕高中城已确定选址。

病有良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今年6月正式启用。北大深圳医院深汕院区(一期)加快建设,建成后预计提供床位800张。

老有颐养。在北部组团打造康养度假区,重点发展康养度假、医疗保健、生态休闲。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过去的一年,深汕合作区注定载入史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有序发展‘飞地经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赋予新的光荣使命。”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表示,走过了深圳负责全面建设管理元年的深汕合作区,任重道远、前景可期,我们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发扬“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务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包容”的深汕精神,善谋善为、善做善成,奋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飞地经济”样本、中国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首创者、飞地治理模式首创者、飞地农村城市化实践首创者,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深汕力量!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石义胜 林捷兴/文 李星照/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