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教育实践改革创新的主要阵地和试验田。25日,广东省初中教育发展联盟第三届论坛开幕式在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举行。该论坛由广东省初中教育发展联盟主办,深圳高级中学承办,来自全省100多所学校的校长和代表围绕“精耕课堂,预见未来”主题,对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未来人才培养新高地进行深入交流。
时代发展需求 课程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出台,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改革敢为人先的精神。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在致辞中表示,教育质量必须与城市快速发展相匹配。从广东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定位到“教育支撑湾区发展”的目标,基础教育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作为义务教育最高阶段,初中教育一改过去只关注学生学业品质,如今聚焦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上。而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实施课堂改革 搭建创造性教室文化
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构建怎样的课堂对教育改革影响颇深。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朱旭东认为,打造创造性教室文化不可或缺。
初中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发展、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离不开拥有好奇心、想象力、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教室文化作为课堂创造性的主阵地,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认知、情感发展和问题解决的空间。“教室应该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鼓励他们每天提问题。从老师提问转为学生提问,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促进全面发展。”朱旭东说。
集团化发展 打造基础教育“深高模式”
此次论坛中,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强效带弱校”“名校办新校”的集团化发展模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自2016年成立以来,深高集团为深圳市优势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探索新路,成为深圳基础教育领域的“深高现象”。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校长邵爱国认为,从现实课堂的问题出发,确定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是课堂改革的总原则。
近年来,深高集团一直致力于开展“GLOBE”课堂教学实践,秉持“发展为先,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教师将“问题”导向教学法运用到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中,推动学生核心素养与各个学科、各个章节具体知识点的结合,培养未来人才具备的批判、质疑、沟通、合作和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
“‘精耕课堂’必须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升,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终生学习的能力基础。”邵爱国说。
广东省初中教育发展联盟论坛于2017年启动,每年举办一次。论坛成立两年多来,秉承构建初中教育发展共同体,搭建学校交流和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初衷,不断加强联盟学校合作交流,优势互补,通过联盟学校辐射作用,推动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为提升全省初中教育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见习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