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新政千呼万唤始出来 深圳佳兆业未来叫啥名?

读特记者 徐松
2019-12-25 18:07
摘要

中国足协新政,终于在12月25日召开的中超俱乐部投资人会议上推出,大家关心的外援名额、限薪、引援等问题都有了具体标准,还有一个比较抢眼的新政,是各俱乐部必须在2021赛季前完成“名称中性化”,意味着深足在下赛季后,将不能再以“深圳佳兆业”的队名出征。

因为触及多方利益而几度难产的中国足协新政,终于在12月25日召开的中超俱乐部投资人会议上推出,大家关心的外援名额、限薪、引援等问题都有了具体标准,还有一个比较抢眼的新政,是各俱乐部必须在2021赛季前完成“名称中性化”,意味着深足在下赛季后,将不能再以“深圳佳兆业”的队名出征。

一揽新政 中甲成练兵场

在一堆新政中,下赛季的外援名额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足协新政规定,下赛季中超球队外援全年累计注册人数为7人,同时注册人数为6人,报名人数为5人,出场人数为4人。中甲球队的外援则被腰斩,全年和同时注册人数均为4人,报名人数为3人,出场人数为2人。

中国足协的这条新政,无疑是想明确区分中超和中甲两级联赛的功能,中超球队扩充外援人数为2021年在本土举行的世俱杯做准备,而中甲则成为本土球员的练兵场。有消息传出,中国足协还准备组建两支U21年龄段的球队出征中甲,备战杭州亚运会。

但对于中甲球队特别是期望冲超的中甲强队来说,这项新政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中超和中甲的政策差距太大,一旦冲超成功,球队必须重组才能保持在顶级联赛中的战斗力,帮助球队冲超的不少主力届时也将被外援挤掉位置沦为替补,这无疑加大了升班马在中超的生存难度。

在锁定外援人数的同时,中国足协此次也对内援引进名额进行了调整,此前每个俱乐部每赛季内援引进名额为5名不限年龄球员和3名U21球员,新政只规定引进最多5名不限年龄球员,对于U21球员则不受限制,这倒有利于年轻球员通过流动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球队。

另外,中国足协还规定,各俱乐部需在2021赛季开始前完成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改革,届时若未能通过中国足协认证,将不被授予联赛准入资格。这意味着下赛季后,深足将不能再以“深圳佳兆业”的名称出征,深足的高层需要给这支球队重新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球迷们也可以动动脑筋。

一个矛盾 大牌作鸟兽散?

限薪则另一个比较受关注的条款,中国足协规定,中超国内球员新签合同税前顶薪不超过1000万元,入选国家队的球员上浮20%,继续执行香河会议各俱乐部达成共识的《俱乐部财务指标约定》。U21球员除非达到出场次数标准,职业合同税前年薪不超过30万元。2019年11月20日之后签订的合同被视为新合同。对比中超国内球员目前的普遍收入,新政的限薪幅度较大,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俱乐部的薪资负担,避免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有潜力的国内球员下定出国留洋的决心。

对于外援,新政也规定在2020年1月1日之后签约的外援,税后年薪不得超过300万欧元,这意味着,保利尼奥、胡尔克、奥斯卡等大牌外援在合同到期后,中超联赛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吸引力。一方面想打造强阵打好世俱杯,一方面由对外援大幅限薪,这是一个明显的矛盾。

另外,这波新政也没有对归化球员的薪资及注册、报名和出场人数指定明确标准,血统归化球员是否按国内球员标准限薪?非血统归化球员到底能出场几人?仍需要中国足协进一步公布政策,而按这个标准执行,谁还愿意完成归化?能归化到什么档次的球员,也很矛盾。

一条乌龙 内外援分不清

在公布实施方案时,中国足协还出了一个不小的乌龙。在公布球员限薪标准的PPT页面上,中国足协把国内球员和外籍球员的标注打反了。如果按照PPT上的规定严格执行,国内球员税后年薪可达到300万欧元,外籍球员的顶薪则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国内球员都笑了,外援都跑了,俱乐部都破产了,中国足协也没啥事可干了。

作为一个行业的权威管理机构,中国足协的确应该长长心了。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徐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