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生物焊接论坛在深举办

读特记者 戴晓蓉
2019-12-21 20:06
摘要

本次论坛聚集了国内外生物焊接相关研究领域和产业领域的专家参会,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院长、乌克兰国际合作局局长,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领导和国内各大医院、科研院所、投资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

12月21日,由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深圳市医学会主办,联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第八医院及华焊生物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生物焊接论坛在深圳开幕。深圳市医学会会长蔡志明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孙中义主任作为本次大会主席主持了此次会议。

深圳市医学会会长 蔡志明

生物焊接技术为国际前沿技术,是有望颠覆基于设备和耗材应用的外科学,本次论坛将围绕生物焊接的研究和产业化进行深入研讨。本次论坛聚集了国内外生物焊接相关研究领域和产业领域的专家参会,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院长、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领导和国内各大医院、科研院所、投资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NAUMOVETS ANTON

大会伊始,国家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带头人、深圳市医学会会长蔡志明教授介绍中乌合作生物焊接项目概况,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曾晖副院长致欢迎词,深圳市卫健委孙美华副主任、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刘斌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戴磊主任、乌克兰国家科学院NAUMOVETS ANTON常务副院长、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MYRONCHUK  ANATOLII分别代表各单位致辞。随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NAUMOVETS ANTON常务副院长代表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给蔡志明教授颁发荣誉博士证书,华焊生物CEO王海波总裁为两位乌克兰专家颁发聘书。接着深圳市政府原常务刘应力副市长进行了总结致词。

蔡志明教授获得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荣誉博士称号

两位乌克兰专家受聘仪式

据介绍,我国从2003年1月哈尔滨市中国-乌克兰焊接中心成立起,与乌克兰在生物焊接方面的进行了国际合作项目,对其原理及临床应用范围进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体组织器官快速无痕焊接仪,用生物焊接技术取代传统缝合技术,填补我国外科领域的技术空白。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建于193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焊接研究所、前苏联焊接研究的中心,也是焊接与电冶金综合研究机构。该所包括有研究所、设计工艺处、焊接设备厂、焊接材料厂、特殊电气冶金试验厂以及计划筹建中的实验产品制造厂等。巴顿焊接研究所鼎盛时期职工总数约8500人。全所60%以上为技术人员,有约400多名博士与副博士,11名前苏联科学院及乌克兰科学院院士及通讯院士,50名博士教授。

面向以医工跨界融合为核心的未来医学需求,超前布局智能化外科技术器械的迭代更新。凝炼出生物焊接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在生物焊接技术中搭载多维度、多模态、多组学、大数据的炫速切割和高效止血,纳米尺度的无缝缝合,新生命因子和细胞迁移主导的组织再生修复无痕化。未来将研制出颠覆传统理念的多功能手术分子机器人及软件集成系统。

大会针对中国生物焊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中国的生物焊接技术进行了学术讲座,同时,对生物焊接的研究、临床应用及产业化进行了圆桌讨论。围绕“生物焊接的研究、临床应用及产业化”这一议题,国内外专家与金融投资行业的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行了良好的互动。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开启了国内外生物焊接合作发展的新征程,将极大的推动中乌双方在生物焊接和应用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也必将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极大的增进了中国、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科研和产业应用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