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巫山行|崛起的渝东门户,凝结着“深圳情”
读特客户端 读特记者 王剑锋 叶红梅 刘一平/文 苗威 关越/图、视频
2019-12-19 08:21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文明。这是巫山对自己的写照。神女峰下的名县巫山,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三峡库区建设中成为重庆段的首淹移民大县,县城整体迁移。经过20多年的重建发展,巫山新城夹江两岸高楼拔地而起,全县于2018年摘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年,高居海拔1700米云端之上的巫山机场通航……这座地处三峡腹心的渝东门户,以区域枢纽积极开放的姿态崛起。

依山傍水的巫山县全景

巫山县服从国家大局,为三峡库区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多省市对口支援巫山。其中,千里之外的深圳精准援助巫山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工业、农业、商业、旅游、市政建设以及人才培训等方方面面共99个项目,累计援助资金2.15亿元,为助力巫山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日,深圳特区报大局采访组来到巫山,从县城到乡村,从江畔农家乐到高山种植园,所闻所见,是巫山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图景。而散落全县各处的一条条“深圳路”、一座座“深圳楼”,则见证了两地人民携手奋斗的深厚情谊。

视频:深圳对口援建巫山情况概览

助力教育,巫山娃在“深圳楼”里读书

移民先移校,扶贫先扶智。根据巫山移民建设的进程,深圳市在对口支援中高度重视教育。据巫山县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深圳历年在巫山援建的各类学校有24所,救助失学儿童和贫困学生5000余名,有效解决了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库区移民子女教育得到可靠保障。

“今天我们是朝云的幼苗,明天是祖国的栋梁……”由深圳援助500万元建设的巫山朝云小学是一所屡获殊荣的学校,也是“重庆市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示范校”。我们来到校园采访时,六年级六班的余佳和十多位同学正在运动场上备战社区的羽毛球比赛。听说来了深圳的记者,余佳和小伙伴们兴奋地围了上来,唱起校歌欢迎我们。

朝云小学排队放学的学生

余佳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在深圳工作。在深圳援建的学校里上学,让她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长大后,她希望能回来教书。

四年一班班主任谭蓉老师见证了深圳援建学校的过程,她说,能在这里教书很幸福。她告诉记者,朝云小学学生相当部分是父母外出工作的留守儿童,平时生活缺乏家长照料,作为老师,不仅要指导学习,还要帮助孩子们收拾饭盒衣服,教给他们基本生活技能,师生关系格外亲近。

据朝云小学校长王开模介绍,朝云小学占地面积7959.12平方米,建筑面积9561.53平方米,目前有在校学生1662人,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76人。近年来,巫山县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创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得到深圳援助的朝云小学不仅有宽敞的教室、设施齐全的体育场馆,还配齐了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教学设备,素质教育得以深入推进。

在巫山的多所学校,都有一栋特别的“深圳楼”,以纪念深圳的援助。在巫山第二中学,一座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深圳楼”就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燕子包上,俯瞰着巫峡长流水。楼内老师讲课的声音,学生发言讨论的声音,伴着鸟鸣虫唱,在桂花香中琅琅入耳。

深圳楼——深圳援建巫山第二中学的教学大楼

二中校长潘世红告诉记者,该校原为巫山中学的分部,因为巫山县城镇化的推进,入学人数增加,遂于今年独立成为巫山二中。目前有1700多名学生,基本在校住读。校内有多座由广东援建的教学楼,其中“深圳楼”共有30间课室,配备了完善的教学、实验设备。他希望能与深圳教育界多交流,引进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助力基建,渝东门户奋起飞跃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巫山县基础设施建设一度较为薄弱,制约了经济起飞和民生改善。如今,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巫山的教育、医疗、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已经大为改观,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日益增强。尤其是道路交通建设,不仅村村通、景景通,内部交通“毛细血管”得到疏导,对外更是“水铁公空”建设全面铺开,打通贯通全国各地的“大动脉”。巫山作为渝东门户的综合枢纽作用正日益彰显,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也跃上了新台阶。

视频:记者探访由深圳援建的巫山县神女农贸市场

20多年来,深圳持续助力巫山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9176万元,重点援建巫山教育、医疗、民政、交通、市政、农村饮水及新城建设和移民安置项目3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8150万元,支持巫山发展农业、工业、旅游、邮电、电力、航运、通讯及广播电视等事业;捐赠价值2500万元的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等物资,助力巫山补上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

今年,巫山人民的一大喜事是巫山机场通航,至重庆、烟台、广州的航线相继开通。巫山机场拉近了巫山人民与外部世界的距离,深圳的援建资金亦投入到缩短县城至机场距离的公路上。这条公路沿长江边上的群山盘旋而上,一路江景山景,美不胜收。

深圳援建项目之一:县城至机场公路

即将全面投入使用的巫山县水源性疾病及水质监测中心新大楼,是深圳参与援建的项目之一。记者到访此处时,部分办公区域已经投入使用,实验室部分则在紧张地安装测试阶段。巫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承炎告诉记者,大楼将于明年初全面投入使用,将建成区域性标准化中心实验室。届时巫山疾控中心应对公共卫生、水质检测、食品安全、多发疾病防控的能力将大幅增强,可检测项目由目前的50多项提升到100多项。一些此前需要送重庆、万州检测的项目将可在此完成,同时,中心实验室还可服务周边县市,促进区域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

面对来自深圳的记者,李承炎由衷地感慨:“多年来深圳对于巫山公共卫生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援,从资金、设备到人才培训,多环节帮扶,这份情谊也激励着我们更快更好地提升工作水准,造福更广大的群众。”

据了解,助力人才交流培训,也是深圳帮助巫山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要方面。深圳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丰富的自身优势,先后免费帮助巫山培训各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3200余人次。安排巫山县选派的50名乡镇医务人员赴深圳各甲级医院跟班学习,有效提高了学员的专业理论及专业技术水平,受训人员已成为巫山县内各医院业务骨干。2019年又重点为巫山培训党政干部,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

助力产业,丰饶资源出三峡

在移民搬迁中,巫山迁了9万人,搬了一座城,工业基本关了门。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产业支撑是核心保障。深圳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助推当地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构筑巫山产业“凤凰涅槃”。

巫山拥有水果、药材等独特物产,自然资源丰富,但行销之路没有打通。深圳发挥窗口优势,搭建平台扩宽发展渠道。帮助巫山多次参加深圳市文博会、绿博会,宣传推介巫山县农旅融合特色产品资源,提升巫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帮助推进深圳企业落户巫山县,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助推巫山农特产品及瓜果蔬菜进入深圳市场,促进巫山县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户收入。

深圳还积极引导华大基因、神女药业、鼎立元药业等一批企业赴巫山投资兴业,培育巫山白山羊地方品种,打造庙党、天麻等千亩中草药种植以及千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目前产品已远销国内多地,带动了巫山中药材产业“接二连三”发展。

鼎立元员工在采挖中药材——川牛膝

据统计,深圳投资企业吸纳当地群众就业,累计安排当地劳务工达1万余人次,同时深圳还积极引导本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三峡库区招收劳务工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问题。

自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深圳巫山携手走过一段脱贫攻坚的难忘历程,这份深厚的情谊,还将伴随巫山深圳的共同发展,续写华章。

视频:鼎立元药业助力巫山产业发展

“深圳路”上两地情

“我一定要带你们去走走我们镇上的‘深圳路’!为了感谢深圳人民的帮助,我们把镇中心最繁华的主干道命名为‘深圳路’。”巫山县大昌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杜明胜热情洋溢地告诉记者。

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会处,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一座深具人文气息的美丽小镇,同时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三期移民重镇。

大昌镇如同深圳对口支援巫山的一个缩影,“深圳印记”留在多处与民生相关的设施上。“深圳路”贯穿镇中心主要街区,与之相连接的还有“深圳西路”;在镇中心广场,有一座两层高的仿古连廊式建筑,正是深圳援建的大昌访客中心,助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在大昌镇营盘村,深圳援建的一座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敬老院正在建设中,将在明年上半年为当地“五保户”及无劳动能力的特困供养人员提供三级养护服务;在镇西头太宁河畔,深圳参与援建的大昌幼儿园里,500多名小朋友正在快乐成长……

大昌镇幼儿园学生在跳竹竿舞

“小朋友们知道这所幼儿园是深圳援建的,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去看看美丽的深圳。”大昌幼儿园园长王同美告诉到访的记者,这所幼儿园自2014年9月启用,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仅操场就有1300平方米,小朋友们有充足的学习活动空间。为欢迎深圳特区报记者的来访,孩子们当即在操场跳起了欢快的竹竿舞。

王同美介绍说,深圳援建的这所幼儿园满足了镇上小朋友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在这里,他们与大城市的小朋友一样,按国家教学大纲接受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培养,此外,还可以学习到当地的传统非遗艺术,如草编、石头彩绘、竹竿舞等,为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和才艺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巫山县副县长刘海燕——希望深圳到巫山航线早日开通

视频:巫山县副县长刘海燕专访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捷,区位独特;资源丰富,产业发达;平台完善,商机无限。在接受大局记者采访时,巫山县副县长刘海燕用四句话来推广现在的巫山。

现在的巫山和过去相比,已经是沧海桑田,“深圳帮扶我们巫山二十多年,巫山到处都有深圳的印记。现在的巫山,从老城到新城,发展也迈上了一个个新的台阶。去年,我们的GDP达到142个亿,比过去翻了好多番,今年我们的预计增速是10%。这要感谢深圳的帮扶啊!”

“我们热烈欢迎深圳人民来巫山旅游,县里目前正在策划,看能不能给来巫山旅游的深圳人一点惊喜,这么多年的情意,巫山人民也要表达一下。”刘海燕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里的山好水好空气好,还有深圳人民喜欢的原生态农产品。另外,我们还在规划建设康养中心,在深圳奋斗打拼累了,可以到巫山来休养度假。让巫山的资源融入深圳的生活,可以支持巫山的发展,也可以提高深圳人的生活质量。”

深圳援建的县城至机场公路

“现在我们感觉深圳、巫山是两家亲戚关系,亲戚就要常走动。我们的干部去深圳培训已经制度化了,深圳的各部门领导、企业家也经常到巫山来,给巫山指导,来巫山投资发展。所以,在这里,我也向深圳——我们的亲戚提个希望,希望深圳到巫山的航线能早日开通,这样,咱们走亲戚更方便!”

学习深圳经验 提升服务水平

在巫山县高唐街道飞凤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从深圳培训归来的党总支书记余承琼。她2019年8月到深圳培训交流了一周多。她说,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如何做好社区服务上,深圳经验给了她很多启迪。结合飞凤社区居民的需求,她和同事们推出多条便民举措,例如公开工作人员手机号,方便居民随时咨询;简化办事手续,让居民少跑路;实行错时办公,让居民在周末也能办成事等,以自身的精细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巫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共文化服务科科长杨曦带着如何推动巫山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思考来到深圳学习。她说,专家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让她获益良多。在甘坑小镇,她看到当地抓住客家凉帽做文章,衍生出系列文化创意的鲜活例子,这给了她开发乡村旅游的新思路:“我们可以学习深圳的文创经验,活化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巫山旅游。”

巫山县三溪乡党委副书记陈增梅10年前就来过深圳挂职培训,2019年6月再次来深圳参加培训,并到大鹏玫瑰海岸党群服务站等单位交流。深圳人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精神给了她深刻印象。虽然两地的自然条件、物质基础不一样,但服务精神是相通的。在三溪乡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她和同事克服了设施不足的困难,以务实服务的精神,开办了星光老年服务中心,为长者提供阅读、交流、锻炼、休闲的场所;还为放学后乏人照顾的中小学生开办了四点半课堂,让他们可来此继续课外学习。“以开放的姿态提高自己,急百姓所急,提高服务水平。”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王剑锋 叶红梅 刘一平/文 苗威 关越/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