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面
1、国务院10日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这是我国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问题的重要文件,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意见明确了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等七个降杠杆的主要途径,提出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开展债转股,并明确了债转股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2、城镇建设用地2018年实行“人地挂钩”。近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
3、首套房房贷执行利率普遍上涨,八五折优惠已难觅踪影。虽然没有二套房房贷政策变动大,但是北京楼市调控中关于首套房的新政同样对不少购房者产生了影响。按照新规,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购买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自住型商品住房、两限房等政策性住房除外)。
4、全球制造业新秩序初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制造业增长都明显放缓。不包括高收入国家的亚太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从2007年的15.8%提高到2013年的28.2%;中国制造业比重从12.5%提高到24.1%,印度则从2.0%提高到2014年的2.5%。。
5、深交所、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以及香港联交所、香港结算定于2016年10月17日至2016年11月9日,在深市交易独立测试系统组织港股通业务仿真测试,以检验各方港股通技术系统交易业务及非交易业务的正确性。
二、中观面
1、今年前8个月,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延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实际交易金额617亿美元,已超过2015年全年。从收购标的来看,与以前跨境并购的主要瞄准矿产和能源等“硬资产”不同,企业收购标的越来越“避重就轻”,高科技、高端消费、高端服务、医疗健康、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成为热门领域。
2、昨日是四季度首个交易日,A股喜迎开门红,沪指创下今年8月15日以来单日最高涨幅,并再度站上60日均线。据记者了解,节后投资者情绪有所回暖,但总体依然保持理性。在多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之后,专业投资人及分析人士对楼市溢出资金的流向存在分歧,但其对10月市场的反弹普遍较为乐观。
3、多路资金“南下”配置港股,保险信托借道基金专户布局。大量资金涌向港股估值“洼地”,恒生指数近期也走出了明显的独立行情。在基金经理看来,四季度港股波动或加大,但其估值依旧具备吸引力,内地资金配置港股资产是长期趋势,市场短期回调将是逢低收集中长期优质标的的良机。
4、10月10日,大宗商品期货出现普涨局面,但是,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数期货分析师,对商品市场能否维持多个月份连续上涨态势持有怀疑态度,预计四季度可能面临压力。
5、自9月重组新政正式发布以来,A股的借壳监管政策收紧或已波及至“老三板”。作为最早一批重组完成的退市股,创智5曾被市场认为最有可能成为首家回归A股的老三板公司,但公司9月1日公告“股票重新上市申请中止审核”。伴随着趋严的监管环境,不少老三板公司的重组进程亦随之按下暂停键。
三、微观面
1、中国联通公告,控股股东联通集团正研究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受混改预期影响,中国联通10月10日上涨5.06%。业内人士认为,联通集团的混改能够提高其融资能力和品牌价值。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