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注意了!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修改内容涵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多个学科,引发教师、校长、学生以及家长广泛热议。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资深教师和专家,解读此次修订对考试及考生的影响,有专家指出,此次大纲修订力度较大,特别是物理科目的考试内容增加较多,因此,理科生面临的挑战要大于文科生。
语文阅读量增加 答题速度需提升
此次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显示,高考科目修改内容涵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些学科,除英语科目外,其余八个科目考试知识点均有删减、修改,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合理调整选考模块等。
深圳科学高中语文老师牛程:以往的高考大纲中,现代文阅读共有三篇,其中一篇论述类文章阅读是必考内容,而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则是二选一。现在三篇都是必考了,等于增加了一篇阅读。一篇约2000字的文章,阅读加答题的时间约在15-20分钟,如果其他题量没有减少,就意味着语文高考答题时间将更加紧张。阅读量增加,要求学生的阅读速度,牛老师分析认为,大概有15%至20%的学生会做不完题,为此,要格外关注答不完卷的学生,教他们如何分配答题时间及如何舍取。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葛福安老师:此次考试大纲的修订对于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较有优势,思维较机械的学生会受到冲击。调整后更加重视阅读,为此,考生要养成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水平,培养信息筛选能力。
对于高三的语文教学,高三期间备考的策略应重新调整,题目的灵活性增加,老师不能只备考全国卷,还需要关注其他省份的试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教“真语文”而不是教“高考”,多训练思维而不是大量做题。
理科生面临的挑战大于文科生
深圳市实验学校高中部数学教师喻秋生:数学科目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板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在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他看来,只要遵循科学的复习方法,注重内功修炼,考场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物理学科主任程少强:此次修订理综科目考试内容增加较多,特别是物理科目,修订后将3-5纳入必修,这意味着今年高三生比去年的将多学一个模块,这对复习时间有一定冲击。另一方面,从难度上看,物理3-5的主要内容是动量,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支柱之一。现在纳入必考,完善了学生的知识架构,让其获得更好的物理解题思维,实际上对于解决物理问题是有帮助的。但选考模块的调整,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追加教材,会占用学生部分复习时间。
从考纲变化来看,理科生面临的挑战要大于文科生。
紧跟老师复习 学生无需担忧
对于考试大纲的修订,正在就读高三的学生张乔表示,进入高三后就基本没有学新的知识了,然而大纲增加了一些过去没有学习过的内容,她担心复习的时间不够。也有的家长们认为,最大的担忧是怕新大纲打乱了考生的复习节奏,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校长鲁江表示,此次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一定程度上给教学进度带来了干扰。目前,高三开学已有两个月,正常情况下新课早已学完。修订后,部分科目需要重新上新课,虽然学校还没有收到教育部门下发的文件,但已经召集各学科组长开会,密切关注高考变化并进行研究,针对各科目的调整,学校也会及时调整高三的教学计划,尽快做好应对。他表示,统一时间发布考试大纲修订消息对学生是公平的,高三年级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学生也无需过度担忧,只需跟随老师有条不紊地完成相关复习即可。
读特新闻+
各学科修订内容有哪些
语文科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数学科
1、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2、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板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历史科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地理科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思想政治科
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物理科
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化学科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要求学生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生物科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