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统计局12月11日联合发布公报,公布最新一期深圳土地“家底”数据。在耕地、园地、林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方面,福田与同等经济体量的行政区相比,土地资源都非常紧缺,堪称寸土寸金。而大鹏新区园地、林地和草地的土地资源均在全市排名第一,堪称最绿色生态。
按照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统一部署,深圳市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在2017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以2018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更新调查数据,全面查清了全市2018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目前,深圳市变更调查数据成果已经自然资源部验收确认,并根据《土地调查条例》相关要求公布。
一、全市及各区主要地类数据
耕地:3618公顷(5.43万亩)
园地:20190公顷(30.29万亩)
林地:57393公顷(86.09万亩)
草地:2247公顷(3.37万亩)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6182公顷(129.27万亩)
交通运输用地:10462公顷(15.69万亩)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192公顷(22.79万亩)
另外为其他土地。
各区主要地类数据详见下表:
二、全市耕地分布状况
原特区内耕地面积为120公顷(0.18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量的3.32%。原特区外耕地面积为3498公顷(5.2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量的96.68%。
全市耕地按坡度划分,2度以下耕地2769公顷(4.15万亩),占76.54%;2-6度耕地422公顷(0.63万亩),占11.66%;6-15度耕地354公顷(0.53万亩),占9.78%;15-25度耕地50公顷(0.08万亩),占1.38%;25度以上耕地23公顷(0.04万亩),占0.64%。
全市耕地中,水田7公顷(0.01万亩),占0.20%;水浇地3502公顷(5.25万亩),占96.79%;旱地109公顷(0.17万亩),占3.01%。
三、全市主要地类变化情况
2018年全市耕地面积3618公顷(5.43万亩),比2017年3715公顷(5.57万亩)减少97公顷(0.14万亩)。全市建设用地面积100595公顷(150.89万亩),比2017年99683公顷(149.53万亩)增加912公顷(1.36万亩)。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充分共享应用变更调查成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在编制、调整相关规划和计划时应采用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充分发挥变更调查成果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推动变更调查成果广泛应用。
此外,变更调查成果公布后,因分类标准、统计口径等问题与相关部门业务统计数据有差异的,不影响部门业务数据的使用和考核,并根据国家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有关政策,通过林业、河湖整治作逐步调整。相关数据和支农惠农政策,不因地类变化而改变。
见习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