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打破了行政壁垒,激活了文化春水,短短半年时间,文化大咖齐聚坪山。坪山,成为都市人的一个去处。美在这里汇聚、思想在这里碰撞,一个后发城区,迅速成长为深圳一张崭新亮丽的文化名片。”
12月6日,由南方日报社、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主办的“圳治·深圳2019治理现代化榜单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深圳书城举行,坪山区申报项目“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从全市130余个治理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市十大优秀案例。
下面请详细了解一下这项改革的厉害之处吧!
目前,坪山区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品质运营、专业管理”原则,推动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公益目标为导向,激励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健全、规范合理的现代公共文化机构运行机制。
坪山文化聚落
对比从前,此次改革创新拥有以下几大优势:
✓在管理模式方面,公共文化机构不定机构规格、行政等级和人员编制,让社会化用人和自主管理运营落到实处。
✓在收入分配方面,建立以岗位职责为主、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薪资体系,最大化激发团队活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科学决策方面,聘请了各界知名学者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为“两馆”改革行稳致远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撑。
✓在创新服务方面,集聚文化大家进驻坪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有效满足市民群众审美提升的需求。
通过此项改革
坪山文化事业呈现出
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坪山图书馆
坪山区聘请了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先生担任坪山图书馆馆长,著名建筑师刘晓都担任坪山美术馆馆长。
通过让专业人才进行管理
目前坪山图书馆、美术馆
正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到图书馆去、到美术馆去”
成为越来越多人在闲暇时光的选择
一大批文化学者、艺术名家聚集到了坪山
开展了一场场
具有高品质、高水平的文化活动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前来感受坪山这座城区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坪山始终坚持文化兴区,将文化发展与城区建设共生互融,以文化营造优良的城区发展环境,引领城区建设,以文化价值赋能城市提质,努力使坪山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文化新高地,以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吸引创新人才集聚,让坪山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文化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细化
坪山美术馆2000多年前,古代先贤便有“礼乐治国”的理念,礼乐相辅相成,构成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在城市间的竞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被看作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机制。
当前,坪山正以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指引
不断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
在这一过程中
文化能够为这座城区的发展带来什么?
▲坪山美术馆2019年度艺术大展“共时”的展厅一景
“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城市治理创新的最终合法性来源。” 在12月6日举行的“圳·治——深圳2019治理现代化榜单发布暨经验交流会”上,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俞可平表示:“城市发展必须要让人可以落地生根,要从单纯地追求经济,转变为向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周国平在担任坪山图书馆馆长时曾提到:
图书馆不只是一个存放和借还图书的物理性实体,它更应该是一个营造阅读风气和培养读书品位的精神性主体。图书馆应该主动做事情,不但要满足公众现有的需求,而且要创造新的更美好的需求,以此开启人生的智慧,传承精神的高贵。
“创造新的更美好的需求,开启人生的智慧,传承精神的高贵”、“城市发展必须要让人可以落地生根”便是坪山发展文化事业遵循的一个准则。于是我们看到,一场场高品质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在坪山生根发芽,一批批文化名人来到坪山。
▲“坪山夜话”沙龙现场图
大量高品质文化活动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
坪山文化聚落吸引了
深圳市内、外大批市民前来游览交流
越来越多人愿意花更多时间
走进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
听文化大咖授课、品艺术展览、看剧场表演
与志同道合的人探讨文化带给人的变化
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活
真正通过文化塑造高贵的精神品格
回到社会治理本身,传统治理模式较为粗放,忽视了个体的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精细化,注重个体发展,坪山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正契合这一要点。在不断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坪山为公众创造更多新的更美好的需求,将文化作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黏合剂、润滑剂和催化剂。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