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病”)感染事件引起社会关注。据该所通报,11月28日至29日,该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布病检测呈血清学阳性。截至12月9日,兰州市卫健委地方病办公室的最新消息称,该所已有317名师生接受布菌检测,其中96人呈血清学阳性。
目前,兰州兽研所已成立调查小组,并关闭了相关实验室。12月2日,国家卫健委、甘肃省卫健委、兰州市卫健委均已介入调查此事。
记者12月10日从甘肃省卫健委获悉,对于为何出现如此大规模布菌感染,该委宣传处负责人苏平表示,目前还没有调查结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兰州市卫健委地方病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卉表示,目前兰州市卫健委掌握的情况就是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的情况,并不掌握其他科研单位和高校的情况,有最新动态,将及时发布。
布病是一种多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俗称“蔫巴病”“懒汉病”。原农业部发布的《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显示,该病在我国曾广泛流行,20世纪50年代,疫情严重地区人畜感染率达50%。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加大防控力度,该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部分地区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呈持续上升势头。据统计,2015年,全国报告人间布病病例56989例,人间病例仍处于历史高位;畜间布病流行严重地区的15个省份,监测阳性率同比上升0.38%。
甘肃省是我国五大畜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来自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显示,布病在该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曾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记者12月10日从甘肃省卫健委了解到,该省最新统计的2019年11月全省传染病情况显示,全省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4684例,其中有155例布病。
“感染布菌的家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内蒙古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李林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
“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教授郝永清介绍说,“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鲁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呼吸道途径感染。”
“人患布病,肯定是接触的布菌量比较大。”郝永清说,动物身上的布菌主要在关节和生殖系统,动物肉里含菌量很低,“正常人吃肉接触的菌量少,自身免疫系统就可抵抗,一般不会成为布病病人。”
“人类布病主要来自动物传染和实验室污染。如果接触动物时没做防护、没戴口罩,就可能通过呼吸、皮肤接触感染;若实验室通风不好,布菌污染环境后容易形成气溶胶,易造成呼吸道感染。”郝永清说,按照国家规定,布菌实验室是P3实验室,要达到生物安全3级标准,“若不在这样的实验室进行布菌实验,就会造成感染等严重后果。”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布菌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
“人一旦感染布菌,若能早发现,在急性期,治愈没什么问题,应该说90%以上能治好。”郝永清说,“布菌是细胞内寄生菌,感染以后就会进入细胞内,而大多数抗生素是进不了细胞内的。病菌感染后一般人体都要产生抗体,可抗体也进入不了细胞内,人感染布菌后一旦转为慢性,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
布菌感染转为慢性病后,病菌主要存在于生殖系统,会对动物和人类生殖产生影响。“女性多在子宫,容易造成流产,男性则容易引起睾丸炎。”郝永清说。
据介绍,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两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
“对普通民众而言,要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购买肉食要通过正规渠道,买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制品。”李林川说,普通人要尽可能确保肉食品质、减少与动物接触,职业人群按规定做好预防和控制,就可避免布菌感染。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