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资金“加注”A股,年内净流入近3000亿

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2019-12-09 08:02
摘要

根据统计得知,11月1日至12月6日(26个交易日)期间,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809.89亿元,期间虽有2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态势,但净流出金额仅为17.74亿元

11月份以来,北上资金表现出明显的“加注”A股态势。根据统计得知,11月1日至12月6日(26个交易日)期间,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809.89亿元,期间虽有2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态势,但净流出金额仅为17.74亿元。如果将时间轴进一步拉长至全年,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6日,北上资金净流入金额达2993亿元,不仅超过去年同期2911.7亿元的资金净流入,同时还超过2018年全年北上资金2942.18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近期,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指数纳A因子提高而带来的被动资金买入。虽然北上资金仅是外资流入A股市场的一个“小分支”,但作为近几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外资加速涌入A股市场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一、宏观面

1、海关总署8日消息,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1.57万亿元,增长1.3%;进口1.29万亿元,增长2.5%,而10月为下降3.5%。11月进口增速大幅转正。

2、上周五,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3000亿元,利率保持3.25%不变,其中净投放1125亿元。业内认为,央行此举是为了满足年底的流动性需求。12月14日,还将有2860亿元MLF到期,由于当日为周六,将顺延至12月16日到期。

3、年度预算有惊无险过关,世界贸易组织(WTO)在2020年不会被迫“关门”了。在12月9~11日召开WTO总理事会之前,WTO各成员方在6日的一场预算会议中初步批准了2020年WTO预算。

二、中观面

1、距离2020年不到20个交易日,随之而来的年报业绩大戏即将上演。从行业情况看,计算机、通信等行业的龙头公司盈利涨幅居前。在热门行业中,5G概念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抢眼,行业蓄势待发。

2、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共有534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全年业绩预告。其中有262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49.06%。从行业分布看,化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电子等四大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居前。

3、辞旧迎新。有筚路蓝缕的创始人“解甲归田”,亦有风光一时的资本玩家鼓衰力尽;有实力雄厚的“白衣骑士”伸出援手,亦有背景成谜的神秘人落下买槌。据上证报统计,仅最近2周就有近3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与易主相关的公告。

4、结合《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中国结算近日对《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再次进行了修订。此番修订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参照银行开立证券账户;允许其发行的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

5、二季度调整以来,市场维持震荡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上市公司发布增持与回购数量明显增加,彰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6、盐城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后,苏北化工园区开始大整治,响水、滨海、大丰等地的化工园区大小化工企业,也在一夜之间“休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此次苏北化工园区的大整治,仅盐城和连云港地区涉及的停产化工上市公司或子公司就超过20家,波及农药、染料和维生素等诸多行业。

7、在资管行业的混战时代,把控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人才,也开始进入职业更迭震荡的新常态。以公募基金为例,今年以来已有41家基金公司出现总经理变更,有34家基金公司的68位董事长职务更换,数量均创下历史之最。

8、今年监管层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借助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市场层面并购重组也趋于活跃。今年以来截至12月8日,A股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8600单,交易总金额达到1.9万亿元。其中,并购重组的目的以横向整合、行业整合、多元化战略的占比不断上升,并已成为市场主流。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