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创周”来了!这是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和第二届深圳国际创客周的合称,宗旨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这事儿究竟有多大规模?
获悉,共有51个系列活动,169个具体项目,包括展览18场,论坛28 场,路演与比赛21场,讲座100场,开幕仪式2场。
这事儿的级别有多高?
从国家部委到深圳市政府,从全国创客空间到深圳双创机构、先锋企业,从国外创客到南粤独行特立者,参与总人数将达68万人次,让创业者的智慧活力和创新者的奇思怪想尽情释放。
全球最大的创客硬件加速器创始人西里尔·艾博斯韦勒、全球首家生物骇客空间创始人蒂托·杨科夫斯基等开源硬件、可穿戴设备、机器人、3D打印的国际“大咖”,将共同探讨智能硬件的创新发展模式。
这事儿的目标是什么?
全面系统地展示一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双创”成效,着力展现“深圳创客”整体创新实力,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力”为主题,重点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公布发展的成果,为创新创业“添把柴”。
为啥是深圳?
去年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在北京,深圳是分会场,为什么今年深圳成了主会场?
2015年Fablab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尔· 哥申菲尔德博士参加深圳国际创客周活动。
深圳去年举办了首届国际创客周活动,参展创客中四成来自海外,随处都能看到金发碧眼或是黑色皮肤的年轻人,国际化程度极高。全市一周内共举办45场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26万多人次。
李克强总理去年初视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
深圳已被世界广泛地视作“全球最佳创客中心”,产业链完备、制造业实力强、各领域人才汇聚,按照老外的话说,“在深圳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各种人才、各种产业所需,想到什么,就可做出什么。”
深圳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成功的城市,制胜法宝就是鼓励创新创业,从软硬件设施、资金等方面为双创活动提供支撑和服务平台。去年全国经济增速整体下滑,但深圳仍然保持了 8.9% 的经济增速,密码在于真正落实了创新驱动发展要义。
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左4)和市长许勤(右一)2015年为创客发放创新券。
也是去年,深圳市出台了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了创客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创客空间建设、创客人才培育、创客公共服务建设、创客文化营造、创客创新与创业等方面的扶持。到今年8月,共资助科技孵化器22个,创客空间74个,创客服务平台44个,个人创客创业项目近400个,资助金额3.4亿元,创客创新创业空间平台体系已初具规模。
深圳主办的“全国双创周”,什么最有看点?
最好看的,恐怕是21场路演与比赛类项目,全市将路演创业项目1071个,参与创投机构564家,还有金融投资企业。运气好的,很可能剥茧而出,从创客演变成创业者。
最刺激的,大概是10月9日至12日在深圳湾创业大街3W咖啡举办的“全球创客马拉松”,全球20支创客团队参与,在5位导师的现场指导下,展开封闭式四天三夜Hackathon(黑客马拉松)挑战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于Tango手机软件开源公共平台的AR应用,最后一天进行评比看哪个团队是“最聪明脑袋”。
2015年双创周上举办的创客马拉松大赛,两名创客忙碌工作。
最接地气的,是10月12日至18日举行的“创客工坊”活动。人人可参与,创客工坊给你提供了包括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铣床、钻床、车床、电磨等全套MIT 国际微观装配实验室FabLab专业设备及工具,还为你开设个人数字化制造、电子模块、机器人、3D打印技术科普与实践、黑客生物、青少年创客体验等活动,让你觉得创客没啥神秘的,自己也能成为创客。
时光记忆机器人,可人机对话操作。
最好玩的,是“机器人竞技展”。来自全球机器人领域知名的16个团队,数十名来自国外杰出创客大咖,200多位创业代表汇聚一堂,目睹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争霸赛。
最惊险的,是“中国微型无人机大赛”。届时,中翼体育联盟组织数支顶级无人机俱乐部的头牌“飞手”,参与角逐竞速、耐力、对抗等多个项目。你要是愿意做一个观众甲或观众乙,不仅可以看到无人机产品和惊险赛事,还可以亲身操作,玩玩无人机。
算了,“冰镇热点”不藏着掖着了,干脆你们“剧透”一把。
黑客、骇客、创客……他们到底啥关系?
说了这么多“创客”,那么创客究竟指那些人?目标是什么?“创客空间”又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科普一下。创客来源于“黑客”(Hacker),有点吓人?其实,这个名称被污名化了,被网络入侵给抹黑了。
被污名化的黑客
真实的黑客实际上是高级程序员,最早是指那些在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中热衷计算机编程,热衷改造和升级计算机硬件,并最终发明UNIX和制造了自由/开源软件运动的人们,比如Linux创始人林纳斯·托瓦兹。而那些对电脑系统及程序进行恶意攻击和破坏的人,实际上叫“骇客”(Cracker)。
骇客
黑客被黑得无法拨乱反正后,一个新的词汇诞生了——“创客”,由《MAKE》杂志引出来,主要是指那些热衷于DIY硬件的人,其显著特征是:更加突出创意和对生活的态度。
早期的黑客们,是推动时代进步的人,创造了现在人们生活依赖的互联网、电子邮件、互联网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而创客的需求来自于大脑中的创意,创意越个性越好,同时也有技术的自我完善需求。中国目前所讲的“创客”,实际上是早期黑客+现代创客,既是一种创造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对于习惯于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来说,在“创客空间”里活动,可以弥补“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严重弊端,让人要“做出个东西来”。
那么“创客空间”又是怎么回事?英文是Hackerspace,相当于“黑客的聚会”,2007年后快速在北美发展,用来向创客提供开放的物理空间和原型加工设备,以及组织相关的聚会和工作坊,从而促进知识分享,跨界协作以及创意的实现以至产品化。直到2011年初,另一个新词Makerspace流传开来,指的是人人皆可用來设计和工作的地方。有人认为“黑客空间”(Hackerspace)以改装硬件、制作电子零件和设计程序为主,而“创客空间”(Makerspace)则能夠满足尽情从事各种工作的渴望。
美国的创客空间
而中国的“创客空间”,则是美国“黑客空间”和“创客空间”的合成,2010年创客空间在中国流行开来,向硬件高手、电子艺术家、设计师、DIY爱好者和所有喜欢自己动手捣鼓各种东西的人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空间,根据兴趣共同开发有趣和富有意义的项目,并提供运营代理、融资支持和销售平台等服务,使得项目能够产品化走进日常生活。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上海的新车间、北京的Maxpace、杭州的洋葱胶囊、成都数据,都是中国国内较为著名的创客空间,其内涵和目标已被“中国化”了。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