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全市将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5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训12万人次以上!27日,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发布《深圳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到2021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均达35%以上。
记者了解到,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具体工作由市人社部门牵头统筹。市人社局将牵头实施10项重点行动,加强4大培训平台建设,优化5大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全市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我们将重点推进几项工作:一是完善培训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补贴对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建立健全覆盖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补贴激励制度,支持企业和劳动者广泛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二是推动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加快构建"双元"育人的体制机制,积极借鉴德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全面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企校合作,扩大技能人才培养供给,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三是突出"高精尖"技能人才培养,围绕"大湾区"规划关于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的用人需求,加快培养一大批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技能人才。四是结合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等人才培养重点工程,扎实开展就业技能精准扶贫行动,加强民生服务领域劳动者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建设,打造"深派粤菜师傅""鹏城管家"等一批民生服务品牌。
记者从实施方案中了解到,10项重点行动包括: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到2021年全市培养1.5万名以上新型学徒;实施“粤菜师傅”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到2021年全市共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万人次以上;实施“南粤家政”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到2021年全市共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12万人次以上;实施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到2021年退役军人参训人员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90%以上;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到2021年全市新增培训3000人次以上;实施失业人员技能培训行动;实施技能脱贫培训行动;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确保全市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实施创业能力提升行动。
4大平台建设包括: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壮大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规模;加强技能竞赛选才平台建设;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互联网平台。健全优化5项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监控机制;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