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深圳相距千里的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自粤桂扶贫协作开展以来,一批批充满奉献精神的深圳医生、教师情系毛南山乡,送医进村,送教下乡,助力脱贫攻坚。日前,记者在环江县采访了这些可爱的深圳人。
采桑剥茧、插秧种地的丁医生
从环江县城出发,沿着S205县道向北行驶约20公里路,抵达洛阳镇中心卫生院。这里是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帮扶队员丁务高的挂职点。
走进丁务高的办公室,整洁明亮,墙上贴着一张洛阳镇地图,非常显眼。丁务高告诉记者,洛阳镇一共267个屯,目前他已走访了近70%。自2018年11月到洛阳镇,他多次深入村屯开展义诊活动,也和村民们一起插秧种地、采桑剥茧,他打趣道这是“重走乡路”。
“最远的到过洞角、架蚕,离洛阳镇中心大概七八十公里。”丁务高指着地图说,有些地方比如天呈组,地图上看起来很近但路很难走。今年端午节、中秋节,他就翻山越岭十几公里,走访天呈组一位贫困户。
在洛阳镇中心卫生院,丁务高挂职副院长。他以专业知识完善学科建设,引入“6S管理”模式,提升卫生院环境,为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丁务高说,洛阳镇地处环江县中南部,是周边川山镇、下南乡、驯乐苗族乡等7个乡镇往县城的通道,如果医疗水平提高了,能更好地服务周边乡民,“碰上救命救急的时候,一分钟都耽搁不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洛阳镇中心卫生院已升级为环江县第二人民医院。今年1月,他主动申请了续期,“选择留下来,是因为还有些事情没做完。医院明年还要争取升级为二级医院。”
会教体育的数学老师“钟伯”
从洛阳镇沿着S205县道继续行驶半小时,就到了川山镇都川小学。这里是福田区百花小学副校长钟雄的支教点。“钟哥”“钟伯”,是钟雄在深圳教学时老师学生对他的亲切称呼。如今,这种氛围在都川小学延续着。
“刚开始我教五年级数学,却发现有很多是‘新生’。”钟雄告诉记者,都川小学是村小学,但在大山里还有很多教学点,那里没有五六年级,教学设施、师资以及孩子的基础都比较薄弱。于是,他主动到川山镇各个教学点上门送教。钟雄告诉记者,有的教学点四个老师、四个年级、四个班,语文数学都是错开教学;有的只有一个校长一个老师,每天校长要去买菜,给孩子们做好饭菜,然后再上课。
在都川小学,钟雄身兼多职,除了数学课,平时也上体育课、信息课。钟雄善于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融入时代信息,全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让师生们眼前一亮。都川小学党支部书记李金秀说:“钟老师来了以后,感觉整个教育都活起来了,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新鲜的。”
“教育帮扶要本土化,不能生搬硬套。”钟雄举例说,教材里讲数对时以电影票为例,但他调查发现,班里仅有一名学生到过电影院,大家对电影票几乎没概念。于是,他改用教室、座位的例子,让学生表述自己在教学楼哪一层哪一间教室、在教室里第几排第几个座位,让学生们轻松掌握知识。
带山区孩子办展览的“画匠”
在都川小学采访时,另一名支教老师——福田区北环中学的谢清良刚好到附近写生。谢清良的支教点在下南中学,而下南,恰好是毛南族的发祥地。
“毛南山乡人美、校园美、人文美、风景美。”作为一名美术老师,谢清良的到来填补了学校艺术教育的空缺。谢清良告诉记者,他是从大山里出来的,也想为山里的孩子尽一份力。2018年刚到环江县时,支教点分配在县城中学,他主动申请调往偏远山区,到离县城90多公里的驯乐中学任教。
在驯乐中学,谢清良创建了美术长廊,展出学生作品千余幅,并在环江县举办了“青山飞彩”谢清良师生绘画作品6场巡回展览,把师生作品结集成册,点燃了山区孩子的艺术热情。
今年2月,谢清良主动申请了续期,从驯乐中学调往下南中学支教。虽然离开了驯乐中学,但联系没有断,如今谢清良奔波于两校之间,与学生们建立的“驯乐美术精英群”也时刻更新着,他在群里关注着学生的新作品,及时提供指导。
脱贫攻坚路上的深圳力量
从川山镇返回环江县城,记者来到了环江县人民医院。在这里,蒋竹奕、宋寅伟、余焱三位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即将结束帮扶返深。
深圳市人民医院医疗帮扶队领队、环江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兰文纲介绍说,他们通过前期调研,针对环江县的多发常见病制定了精准的帮扶计划,包括糖尿病筛查及治疗、眼底病筛查治疗、分娩镇痛等。通过“医疗帮扶五步法”,团队为环江县人民医院创立了糖尿病专科雏形和全院糖尿病综合管理体系,优化了麻醉及镇痛的方案,提高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水平和白内障手术水平。兰文纲说,三位医生返深后,下一批医疗帮扶队也即将启程,前往环江。
帮扶的时间有长有短,“带动一批人,影响一片人,关爱一群人”的情怀不变。在脱贫攻坚路上,一批批深圳医生、教师不畏艰辛,在贫困地区竭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力量。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