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物管”改革再迈大步 福田14个社区设立党建指导员办公室

读特记者 彭军 通讯员 许广坚 赵靓 文/图 视频 李梦瑶
2019-11-25 22:52
摘要

构建起“党建先行、机制保障、四方联动”的住宅小区管理创新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深圳市福田区“党建+物管”改革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11月25日下午,福田区住宅小区首批设立党建指导员办公室授牌仪式在福田街道福山社区举办,包括辛诚花园、莲花二村、金海燕花园等14个试点小区的党建指导员办公室正式成立。

福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邝肖华等领导为社区党建指导员办公室揭牌。

向住宅小区选派党建指导员,初衷是促进社区党建工作下沉到小区,打通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切实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党建+物管”改革改革的牵头单位,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联合福田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实施“小区党建指导员赋能计划”,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党建指导员参与物业管理的能力,构建起“党建先行、机制保障、四方联动”的住宅小区管理创新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党建+物管”改革1.0

以问题为导向 打出改革“组合拳”

以解决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去年初,福田区委、区政府明确将探索小区物业和业委会管理运作机制改革作为年度重点改革项目。

授牌仪式在福田街道福山社区举行。

福田区委组织部、区住房和建设局、区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调研了全区10个街道和多个住宅小区后,形成《福田区深化业委会和物业管理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党建为引领是此项改革的核心,福田区以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物业小区为平台,打出“三个试点+三项机制+三个平台”的“党建+物管”改革组合拳,希望以此着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理顺小区基层治理架构,发挥居民自治合力,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党建+物管”改革工作开展以来,福田区已成立109个住宅小区党支部,住宅小区党支部在化解物业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愁、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党建+物管”改革的试点社区,福田街道福山社区有24个基层党组织,设社区党委一个,下设一个三级党委,“两新”党组织17个,社区党员多达690名,其中住宅小区党员120名。

邝肖华等了解福田“党建+物管”小区治理情况。

不断扩大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前提条件。福山社区有13个住宅小区,但符合建立小区党支部条件的不多。为健全组织覆盖,便于组织管理和党员教育,福山社区党委按照有条件的单独成立党支部、没条件的集体成立联合支部的办法,先后成立了4个小区联合党支部。

在面对群众“急、愁、难”的问题时,小区联合党支部在福山社区党委的领导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有效化解了辛诚花园变电站建设、供水水管爆裂等矛盾纠纷,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福田,类似的案例有很多。

“党建+物管”改革2.0

向小区选派党建指导员 延伸党的工作手臂

今年5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通过发展党员、引导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招聘党员员工、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延伸党的工作手臂。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重温入党誓词。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福田区再作表率。今年7月份,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联合福田区委组织部共同印发《深圳市福田区关于进一步深化住宅小区“党建+物管”试点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推进住宅小区党建,积极推进住宅小区规范设立党支部,暂不具备条件成立党支部的住宅小区,由街道党工委指导各社区党委向物业矛盾纠纷多发的住宅小区选派党建指导员,同时试点设立党建指导员办公室,使基层党建工作能够从社区进一步下沉到小区,切实提升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及发挥基层治理的核心引领作用。

物业管理实行业主自治、专业服务与政府监督管理和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其中业主自治机制顺畅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一方面,小区存在自治真空,全区941个住宅小区中,已成立业主委员会且在任期内的小区仅269个,约70%的住宅小区未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严重缺位。由此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居民诉求缺乏畅通的反馈渠道,特别是老旧小区关于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大、物业服务质量低、物业专项维修金使用难等物业矛盾纠纷频发,小区里的点滴“小事”久拖不决。

另一方面,部分小区暂不具备单独成立党支部的条件,“党员亮身份”仍缺乏相应的支撑载体,导致政府难以及时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管和指导,不利于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新《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在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选环节明确规定“社区党委可以向筹备组推荐候选人”、“筹备组在确定候选人名单之前应当征得物业所在地社区党委同意”。

福田区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占东致辞。

新《条例》明确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物业管理的法律地位和具体方式,也对社区党组织领导物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福田区通过进一步深化“党建+物管”改革,向住宅小区选派党建指导员,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同时明确小区党组织强化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的职责,健全党组织指导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的相关机制,对于社区党委在新《条例》实施后,提升党组织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监督能力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为社区党委推荐业委会候选人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选,也为社区党委对业委会候选人名单把好关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素材。

实施“党建+物管”赋能计划

为提升党建指导员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住宅小区治理模式,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福田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将联合开展《社区党建指导员赋能计划》,由第三方机构深圳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负责实施。

通过前期调研,根据小区党群基础、居民需求及社区党委推荐,福田区综合筛选出首批党建指导员办公室试点小区共14个。向小区选派党建指导员后,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后续工作开展。

一是开展党建指导员议事能力培训及物业管理知识培训。赋能提升以“党建+物管”基础理论为首要切入点,开展《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物业管理与业委会筹建》等课程培训,帮助党建指导员甄别社区需求,聚焦核心议题,使其了解社区议事协商的基本内涵,初步掌握议事规则,建立社区议事专业工作能力,强化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推动建立试点社区居民议事平台。为构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机制,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将对党建指导员进行陪伴式辅导,协助制定社区议事规则,建立社区核心议题议事工作流程,协助党建指导员组织议事代表开展社区居民议事会,推动社区议事模式可持续运作。

三是提炼“党建+物管”小区治理模式。将邀请专家召开项目研讨会,进行党建指导员办公室试点工作梳理和总结,萃取试点小区“党建+物管”社区治理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标准和流程,结合福田区社区发展概况优化工作模式。提炼形成福田区“党建+物管”小区治理模式和经典案例,为下一步规模化推广奠定基础。

福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邝肖华在授牌仪式上表示,小区党建指导员要深入到群众中广泛收集民需,传递正能量,把党建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最末梢,搭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议事平台,及时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求,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共建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彭军 通讯员 许广坚 赵靓 文/图 视频 李梦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