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和创业板走势分化愈来愈严重 市场新发力点在哪?

记者 王平
2016-03-07 05:07
摘要

总体而言,目前各种噪音混杂,扰动市场预期。无论怎样,在基本面没有明显改观之前,A股价值回归之路依然漫长。市场永远是对的,不恪守教条,顺势而为,控制风险仍为上策。

u=3439872282,1786010540&fm=21&gp=0_副本

近期主板和创业板走势分化愈来愈严重。

上周上证综指周一大幅下挫触及2638前期低点后,强势上扬连收四阳,不仅收复首日失地,全周大涨3.86%。交易量能逐日放大,从周二的1822亿元持续增长,周五达到2950亿元,新增资金流入明显。与此同时,本轮反弹的领头羊创业板却疲态尽显,2月23日开始的波段调整,该板块处于领跌位置,而当超跌反弹来临,预料中的强势再也没有出现,即便是周三的普涨格局,与沪市只打了一个平手。随后两个市场差距越发明显,周五甚至可以用分道扬镳形容,如若没有强有力的护盘,或会又现千股跌停,当日创业板指下跌4.98%,逾九成股票下跌。

主板的强势主要源自于两大力量,一是市场对供给侧改革预期升温。从供给侧发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对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2月29日,广东省率出台了全国首份省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随着地方政策相继落地,相关受益主题板块也迎来重要的投资机遇和时间窗口。有色、钢铁、煤炭等板块在长期低迷后近一阶段一改颓势,持续上攻,涨幅居前。市场预期这一主题会成为正在召开的两会热点话题,不排除一些积极的配套举措出台,从而更加坚定买入持股信心。

主力资金有目的拉抬权重指标股对主板企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超级大盘蓝筹拉出六连阳,每当指数出现恐慌性下挫的关键时刻,这类股票都密集出现大笔买单。一致的步调和买盘的坚决,再现国家队救市时的风范。盘后不少分析都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国家队所为,部分地方证券管理机构通知基金券商两会期间维持股市稳定的传言网上广为流传。是出于市场普遍认为的维稳,还是中长线资金认可的底部建仓买入,构成大盘涨升行情新的发力点,一切可能要等到两会结束的日子才见分晓。

创业板下跌主要来自市场的力量。引导这种力量的要素比较明确的有,3月1日国务院对注册制改革的授权正式实施,战略新兴板正在积极稳妥推进,以及新三板分层机制即将正式实施等。任何一项信息都指向市场扩容背景下对高估值的挤压。从沪深股市的成交看,最近三个交易日交易保持在6000亿以上水平,沪市资金增量与深市减少的资金大致相当,说明目前仍以存量博弈为主,主板的活跃对创业板资金形成分流也是指数下跌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创业板的走弱,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补跌,当上证综指上周一再次回落至2638低点,引发超跌反弹,而此时创业板指离前期仍然有相当距离。如果本周顺势下跌至1779的前期低点,同样不排除抄底资金介入引发反弹。

在经济探底和注册制推行的情况下,大盘继续向下调整不可避免。不过,一件事情的发生可能会延缓这一进程。近期市场密集出现暂停或者延缓注册制施行的呼声,经济学家谢百三给新任证监会主席的信中就提出,注册制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照抄国外,建议对于“注册制”无限期推迟试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尹中立则以让股价回归正常水平需要一个过程,投资者的结构和投资者的行为都需要调整,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尚不健全等为由,认为当前不具备实施注册制条件等等。这样一些观点显然得到了不少机构和市场人士的认同,而且少有反对意见出现。关于注册制推行的时间延后或者放慢实施也在形成市场预期,3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表示,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筹备工作进展很好,否认推迟传闻。消息一出,两市股指应声大跌,使得桂敏杰不得不立即回应辟谣,表态战略新兴板准备情况一切顺利,并未对注册制改革作任何回应。

历次指数走出行情底部大都是从银行股开始,银行股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借助两会契机异动,能否唤起中长期资金有待观察。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任伊始首先就提出,引导资金入市,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此前也表示,外国投资者投资A股规则需修改,且修改工作已启动。这与此前外管局放宽单家QFII机构投资额度上限的规定相呼应,分析认为外资进场的步伐将加快。如果这种努力获得市场的认可,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必然会提前进入低估值风险股票进行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对注册制改革时间表的安排既然被拿出来说事,也有可能成为下一步市场发力点。要不要实施注册制度改革应该没有任何悬念,尽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注册制,但在3月5日同日亮相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此后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报告中不提不代表不做。她认为,注册制实施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结果,如果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到位的话,注册制最后就是水到渠成的。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没有对当前市场更加彻底的变革,建立起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融资和资源配置体系,下一次经济复苏起飞,沪深股市照样可能会缺席。当然,并不排除,管理层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和投资者的呼声,在安排上推延实施进程。如果一旦有这样的时间表推出,一波让投资者欣慰的中级反弹可能会到来,到时,蓝筹搭台,中小创唱戏,行情真正有望走出低迷。

总体而言,目前各种噪音混杂,扰动市场预期。无论怎样,在基本面没有明显改观之前,A股价值回归之路依然漫长。市场永远是对的,不恪守教条,顺势而为,控制风险仍为上策。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