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挑战者”掘金“蓝色经济”,水下机器人迎来商机
读特记者 熊子恒
2019-11-24 23:28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海洋产业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深圳涉海企业已有7000多家,不少民营中小企业已经在其中默默耕耘多年,并在细分领域中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今年以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布局水下机器人,迈向深海“淘金”。

近日,由德威胜研发的ROV(水下机器人)亮相海博会。

市场具备增长潜力

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深圳正在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2327亿元,同比增长4.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

伴随海洋产业的发展,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开与产业应用发正在市场发展的热门方向。目前,水下机器人已应用于油气管道检测、大坝检测、水下捕捞、水下科考等多个领域。

根据咨询机构透明市场研究(TMR)的最新报告,预计2017年至2025年,自动水下航行器(AUV)和水下机器人(ROV)的全球市场将以18.2%的复合年增长率强劲增长。

面对成长潜力空间可期的市场,不少企业瞄准这一领域展开研究布局。今年以来,中国中车旗下的SMD公司发布了应用于深海作业、绿色环保的工作级电驱动水下机器人;中潜股份全资子公司的智能化水下机器人已经获得小批量订单。此外,博雅工道、深之蓝等一些科技型初创企业也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水下机器人产品。

深圳企业加速布局

近年来,深圳的机器人相关产业也有了快速发展,不少民营企业期望扩大技术投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深圳市德威胜潜水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威胜)就是扎根深圳,围绕海洋工程这一主业发展了近20年的一家民营企业,其主要从事水下工程设备安装、检验及维修的企业,对海洋油气设施、海下油气管道等开展检测、修复工作,保证其平稳运行,目前已经取得了多项专业资质。

“与陆上环境显著不同,海水腐蚀性很强,海下设备的维护难度大。对于海洋油气生产平台来说,每年都要做一次检测和维护。而对于从事这一工作的潜水员来说,长时间在深海进行工程作业,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德威胜董事长徐根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海洋工程检测的需求不断提升,仅仅依靠人力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徐根弟认为,在海下开展工程作业的风险程度高,用机器人取代人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外水下工程机器人进口成本高,公司决定投入资金自主研发,目前已完成专家评审的是水下1500米作业级ROV。研发中心目前拥有办公场地、电子实验室及内堆近2000平方米,并配套有实验用水池,车床和数控加工中心。

潜水员对海洋水下工程进行维护

技术提升空间依然很大

海洋经济兴起引发了水下机器人的市场商机,但国内这一领域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不同于无人机市场,目前水下机器人行业集中度低,尚未形成集聚效应,技术水平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记者了解到,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显著不同,水下机器人不仅要面对深水高压,复杂的水流环境也对水下设备的动力续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专家表示,水下的通讯和运动控制非常困难,水下机器人需要跨越水和空气的界限。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国外起步较早,但在国内市场,存在价格高、配套服务难、不适国内水域等问题。

正是基于此,德威胜才结合自身实际海洋工程开展需要,开发了符合应用环境的水下机器人。 “海洋工程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海洋经济在未来也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过去,德威胜一直立足自有资金稳健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进更多资本进行合作。”徐根弟表示,国外的海洋工程企业专业化程度高,国内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持续改进、加强管理,才能不断做强、做大。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熊子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