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撬动巨大经贸“风口”,中马工商界聚深看好合作商机

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2019-11-22 22:24
摘要

11月22日,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对话会在深圳举行

“一带一路”倡议正为沿线国际和地区开辟一个巨大的经贸“风口”,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很多方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合作共赢。11月22日,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对话会在深圳举行,业界一直看好中国与马来西亚在经贸合作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与马来西亚企业“相看两不厌”,有望进一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合作空间,加深合作关系。

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副主任刘景华、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主席蔡宝强、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等出席。

据悉,此次会议经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批准,由中国经济联络中心、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深圳市前海金融同业公会协办。

会议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来自中马两国有关领导和近百位企业家聚集,共同探讨科技、金融、贸易合作。据悉,马来西亚企业家还组成科技分团,并将在随后几天到比亚迪、海梁科技等企业考察。

拓宽高新领域合作

刘景华表示,今年正值中马建交45周年,两国经贸关系持续发展。2017年,中马签订“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马经贸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去年,中马贸易额较上年同期总体增长8.1%,实现连续10年的增长。同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在旅游、投资、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效果显著。

“‘一带一路’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对话会,有助于进一步凝聚两国工商界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推动双边经贸发展更上新台阶。”他说,“一带一路”中马工商界对话先后在北京和吉隆坡举行,吸引两国政、商、学数百名代表出席,就“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马在经贸、投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网等领域进行广泛务实的交流合作,成果显著。比如,江苏太仓港与马来西亚巴生港签署文件,正式缔结为“姐妹港”,双方在航线、物流、信息、人才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助力中马经贸关系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创建更加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他表示,希望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深化务实交流合作。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为构建开放的中国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今年8月,中央批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深圳践行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除拥有优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外,本身具有十分强劲的开放动力和创新活力,以华为中心等创新企业为代表,更让深圳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前沿位置,不断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为中马两国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便利。

他提到,希望与会企业提高合作水平,积极拓宽两国在高新领域的合作。目前,世界已迎来以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量子信息、虚拟现实、清洁能源等为技术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希望企业在电子商务、投资金融以及高新技术等领域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培育新的合作亮点。“同时希望两国企业家充分利用好对话会平台,不断加强交流合作。”

搭建“一带一路”合作桥梁

“中马‘一带一路’工商界对话会,对中马两地企业合作意义重大。”蔡宝强表示,通过两地企业的深度交流和对接,为潜在合作奠定基础,将两地经济贸易合作推向新高峰。目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深圳发展非常快速,并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必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大有可为。马来西亚与广东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经贸来往,不少马来西亚企业家在深圳设立办事处和厂房,作为开拓中国和亚洲市场的重要城市。

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重点,打通各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接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实现互利共赢为愿景,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秉持“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理念,搭建中马“一带一路”合作桥梁,实现两地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目标,相信马来西亚作为最早响应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倡议国家之一,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天条件和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借助两地合作互补优势,共同创造更耀眼的未来。

他表示,这次对话让马来西亚和深圳及其他各省市企业,创造了近距离交流和潜在合作对接的机会,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希望与深圳建立更深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为马来西亚和深圳合作创造新机遇。

重点领域推进务实合作

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说,中国和马来西亚隔海相望,传统友谊深厚,同为亚洲中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天然的合作伙伴。在过去十多年中间,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传统的友谊日益升华,两国关系在政、经、文的领域得到了全面开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经贸方面,中国-马来西亚两国以互利共盈为基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马关系整体趋势向好,“一带一路”项目基本平稳,这些都将推动两国经贸关系进入新的篇章,且高新技术领域必将成为未来合作的重点。

他表示,“一带一路”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对话会已成为推动中马工商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对话汇集了两地金融、科技、贸易等优秀企业家代表,共同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入交流探讨,共商合作大计,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发展和新机遇。

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线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日益紧密。去年,深圳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投资461家企业和机构,今年上半年对沿线国家进出口达2841亿元,高交会、文博会等国家级展会新增设“一带一路”专区,每年与沿线国家在深举办上百场的产品、产业、技术等交流活动,对接国内需求。

他表示,深圳将更加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作用,以及先行示范区的驱动效益,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全方位开放发展的水平。他特别提到,目前,深圳与马来西亚双向互利投资涵盖了产业园区、制造业、金融业、信息通讯技术、数字经济等高端产业领域,越来越多的深企将马来西亚作为“走出去”的目的地国家,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马来西亚制造业最大投资来源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他说,希望双方以本次对话合作为契机,重点推进金融、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投资、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共同为中马两国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产业智库间紧密合作

作为亚洲多元化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的经济体,马来西亚是中国友好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今年上半年,中马双方贸易达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243亿美元,增长12%;从马来西亚进口是330亿美元,增长9%。

吴思康表示,目前深圳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截至2018年底,深圳商事主体数量312万户,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营商环境指数位居第三位,已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深圳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马合作贡献力量。

他说,此次对话会围绕中马贸易、金融和电子商务合作、高新技术交流合作等主题开展对话交流,有助于推动两国城市产业智库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携手实现和平、发展、合作的美好愿景。

金融业合作前景看好

深圳市前海金融同业公会秘书长助理刘雨潇说,前海作为自由贸易实验区、深港合作、“一带一路”三大战略叠加的区域,已经拥有金融业注册企业5.6万家,注册资本5.4万元。金融业是前海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之一,成为深圳及全国的金融集聚区。

刘雨潇表示,深圳市前海金融同业公会扎根前海,由前海金控、微众银行、招联消费等8家发起单位发起设立,推动前海金融行业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健康发展。同时,同业公会面向世界、服务内地,现在已与境内外多个地区开展合作洽谈,通过金融产业导入和金融投资等合作协助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刘雨潇说,深圳市前海金融同业公会将利用前海在“一带一路”中重要地位,借助本届工商界对话会,从金融业方面加大与马方业界的沟通合作,以此实现双方共赢。。

深圳营商环境优越

微众银行资深经理张博胜表示,该行一直在寻求东南亚普惠金融的机会。“近年来,移动支付在马来西亚兴起,并逐渐改变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张博胜说,“可以从支付方式的建设,逐步深化到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合作。”

马来西亚贸易促进会副会长姚迪聪表示,有意到深圳投资兴业的当地企业,都很关注这里的税收优惠、财务资助等政策。吴思康说,深圳靠引进外资发展起来,市政府为外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目前,深圳对外资企业除了有租金方面的优惠,在高新短缺型人才个税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据悉,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将享受15%的个税减免优惠。

新兴产业合作值得期待

会上,中马两地企业家围绕自动驾驶、增强现实、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探讨。

太平洋未来科技创始人李建亿说,该公司是一家典型的“走进来又走出去”的企业,目前已与马来西亚的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在增强现实、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展开研发,并推动其在当地的应用。

杭州新再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孟繁华表示,该公司以做智能电器管理平台为主,目前已安装在国内近10万部电梯里。“今年8月,我们去马来西亚考察,并安装了几部电梯进行试运行。”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梁实表示,该院推出的健康深圳App,可以进行预约挂号和远程医疗。“未来希望将这一平台推广到马来西亚,让双方共享医疗资源。”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