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热议:前5月外资加速流入我国原因何在?

新华社
2021-06-14 08:15
摘要

30%以上的高速增长,固然有去年低基数的因素,但抛开疫情原因,与2019年同期比能保持逐月增长,难能可贵,原因何在?

前5个月我国吸收外资“成绩单”日前出炉——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1至5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10亿元,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

对比今年以来的引资数据可以发现,抛开疫情因素,与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吸收外资呈现出逐月增长态势:1至5月份,每月累计吸收外资增速分别为:8.8%,20.2%,24.8%、30.1%、30.3%,这也印证了外资正在加速流入我国。

“今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逆势反弹并屡创新高,总体呈现出向好势头,释放了全球最具投资吸引力目的地的韧性和活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告诉记者。

30%以上的高速增长,固然有去年低基数的因素,但抛开疫情原因,与2019年同期比能保持逐月增长,难能可贵,原因何在?

中国及时有力控制住疫情,经济活力持续释放是重要原因。经合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玛吉特·莫尔纳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增长,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更为现实的目的地。

“中国经济一直在强劲反弹。”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说,几乎所有会员企业都看到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我们的企业将长期耕耘中国市场”。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是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抢抓机遇的深层原因。

吸收外资量增质优,这一特点在商务部数据中也有所体现:1至5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19亿元,同比增长41.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34.6%。

中国美国商会日前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约三分之二美资企业视中国为优先发展市场,并计划在2021年增加在华投资。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60%的受访欧洲企业计划在2021年扩大在华业务,这一比例较去年上升近10个百分点。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对外开放非但没有止步,还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程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利用外资将着重稳总量、优结构、提质量,商务部将在营商环境上下更大功夫,持续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经贸协定。

(原标题《前5月外资加速流入我国原因何在?》)

编辑 吴徐美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王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