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上军装那一刻,军人的责任感就如影随形。大到国家民族,小到营连排班,无论现役还是退伍,军人的责任处无处不在。
宝安区大浪街道就有一位这样的退伍兵,名叫黄健文,一名安监办的普通巡查员。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着便装,举手投足间透出沉稳干练;穿上制服,则显得铁面无私。
黄健文(左一)与弟弟黄健斌
“在部队虽然只待了两年,刚一退伍,真的很不适应。”黄健文说。
对此,黄健文曾一度对未来感到很迷茫。在家休整期间,黄健文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毕竟也曾当过兵,我不能被人家瞧不起。”于是黄健文重新拾起课本,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大浪街道安监巡查员。
自2014年进入安监系统,黄健文一直秉持“安全第一”的信念,每天排查、处理大大小小各种安全隐患。“虽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但每天也面临新的挑战。”黄健文说,部队养成了自己不怕吃苦、做事仔细的性格,毕竟安全事故无小事,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是第一位。
父亲的话铭记于心
黄健文入伍合影
谈到部队生活,他的自我评价是,“学会吃苦和责任感”。
黄健文回忆起自己当兵出发的时候,父亲对自己说,“部队是个大熔炉,部队军营是最锻炼人的地方,爸爸当年也是这样锻炼过来的,要让自己做一个能吃苦有责任感的人,千万不能让我们失望啊”。
黄健文退伍合影
刚步入军营时,三点一线的紧张新训生活,让自己有点吃不消。每天站军姿、练摆臂、走队列,一天下来浑身酸疼,整个人都像散了架。黄健文说,除了休息时间之外的几乎所有时间,要么在训练场,要么走在去训练场的路上。班长曾经说过,只有艰苦训练,是一名军人应有责任和使命。
说到部队的生活,定时看新闻、内务整理、叠军被、连到饭堂吃饭都要集体站队。虽然管理严格,但黄健文说,这些都锻炼了个人的耐心,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让自己正真了解到军人的严格标准和纪律意识。
部队让自己更有责任感
黄健文苦练枪姿
黄健文负责管辖的城中村,电力、电信和有线电视电缆等管线设施拉搭混乱、盘缠纠结,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安全隐患。“两年前刚到安监岗位,和辖区生产经营户打交道时,由于检查执法权限有限,经常遇到有不配合检查的,有时候还会发脾气,给脸色看。”黄健文诉说着当时的小无奈。
黄建文说,对于安全隐患,思想上的忽视更猛于虎。2015年“12·20”光明渣土场火灾事故让黄健文印象深刻,所以在工作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宣传安全的重要性,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
黄健文告诉记者,记得有一次安全检查,自己和同事路过一栋居民楼时,隐隐约约闻到空气中有液化气的味道,黄健文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立即和同事围绕居民楼排查。当走到一家厨房时,液化气的味道越来越重,黄健文立刻让同事去通知消防,自己去疏散附近的居民,最后在消防官兵的帮助下,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件事请让自己懂得,安全无小事,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不敢想象。”黄健文说,虽然遇到过种种困难,但部队磨炼出来的责任感,让黄健文一次次主动找群众沟通,获得他们对工作的支持,推进安监工作的开展。即使自己的劝导被当做“耳边风”,但职责所在,他也要义无返顾地做下去、说下去。
两代人,三个兵
胞弟黄健斌与奶奶
四年前,黄健文经过部队的学习磨练,已经由一名地方青年和合格战士转变成一名合格的安监巡逻员。
今年,黄健文的同胞弟弟也当兵入伍,成为了一名军人。
“弟弟从小就是个军事迷,特别喜欢看军事类的影视剧,就是有点调皮,不定性。自己在部队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家里人也有把他送去当兵的想法。”黄建文说,当兵虽然奉献了青春,但收获的不单是强壮的体魄,更有一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从一名军人到一名安监巡逻员,黄健文说:“是部队让自己懂得什么是责任感,
人生活在社会上,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为始终记得自己曾是一名军人。”
来源 宝安国防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