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世界位于深圳西海岸,蛇口半岛南端。1983年8月27日,招商局购买退役后的明华轮,停泊在深圳蛇口六湾,成为中国第一座海上旅游中心。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视察蛇口时下榻明华轮,并为该轮题词“海上世界”。可以说,“海上世界”是深圳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成为许多游客到深圳的必游之地。可是,记者今天却接到报料:想看看刻在墙砖上的海上世界“大事记”,结果却只看到“无字天书”!这是怎么回事?
从蛇口海上世界起,经过女娲补天雕像到海边散步,这是来自湖南的游客陈先生10月5日下午的旅游路线。当他经过女娲补天雕像往海边走时,发现脚边的墙砖上刻有海上世界的“大事记”。可这“大事记”,却看起来有些斑驳,辨认起来十分困难。
陈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原因,他常来深圳,但海上世界却是第一次来,明华轮自然勾起了他的兴趣。“我很好奇,这么大一艘船是怎么拖到陆地上的?这艘船原来又是作什么用途的?”陈先生说,当他往海边走时,在女娲补天雕像背后的路边恰好看到了关于明华轮以及海上世界的介绍。陈先生告诉记者,介绍文字刻在道路两边景观池的墙砖上,只有三四十厘米高,一般人很难发现。“看起来很费劲。"”陈先生称,这些文字需要低着头才能看到,更难受的是,大部分字都掉颜色了,很难辨认。“看不懂,(有些地方)就跟无字天书一样。”陈先生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陈先生所说的关于海上世界的介绍,实际上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明华轮和海上世界的发展历程。记者发现,靠近女娲补天雕像一侧的文字受损比较严重,字体颜色脱落,一句话中甚至只有一两个字能够清楚辨认。靠近海边一侧的文字受损程度较轻,但一句话中仍有些许字难以辨认。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几名游客。他们均表示没有注意到脚边的文字。"看到了肯定会停下来了解一下明华轮的发展历程。"游客李女士说,但有些字确实掉色严重,不仔细看根本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字受损严重?市民徐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猜测:"可能是因为时间长了,风吹日晒加上雨水侵蚀造成的吧。"徐先生告诉记者,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到,关于海上世界的介绍是从1979年开始的,一直到2010年止,因此,这些文字可能已经刻了好几年了,难免受到损坏。
在海上世界附近居住的胡女士则表示,有自然损坏的成分在,但人为损坏可能才是最大的原因。胡女士告诉记者,靠近女娲补天雕像一侧的文字为何损坏程度比另一侧的严重?可能是因为刻有这段文字的墙砖上方是一座木桥,很多游客坐在砖墙上乘凉,久而久之就把文字磨掉了。记者就此事拨打了海上世界客户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把情况跟公司的相关部门反映,及时进行修整。
海上世界位于深圳西海岸,蛇口半岛南端,总建筑面积100万平米,包括海上世界广场、伍兹公寓、招商局广场、金融中心、太子广场、希尔顿酒店、15公里滨海休闲长廊、文化艺术中心和滨海高端居住区。公开资料显示,海上世界是深圳招商商置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商置")旗下商业地产项目。而招商商置又是招商地产全资子公司。1973年,中国政府购入法国邮轮"ANCEEVILLA",改名为"明华"。1973年至1978年,明华轮穿梭于中国——坦桑尼亚之间,运送援外专家。1979年12月,亚洲太平洋国际有限公司租用明华轮,首开中国国际海上旅游业务。1983年8月27日,招商局购买退役后的明华轮,停泊在深圳蛇口六湾,成为中国第一座海上旅游中心。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视察蛇口时下榻明华轮,并为该轮题词"海上世界"。2003年12月,经过重新定位改造后的海上世界广场开业。2010年,以明华轮为中心的海上世界城区启动全面建设。
来源 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