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电子签名是加强粤港澳信息安全交流、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工作的推广,将助力大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改善与全球投资贸易规则制度相衔接的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王建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工作组的成立,也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创新实践。
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金昌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电子签名互认,是在粤港澳三地电子签名法律框架下,将三地CA机构的认证规则进行了统一,各个CA机构在统一的规则下开展业务签发电子签名互认证,使用这样的数字证书产生的电子签名受到三地的法律约束。“电子签名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粤港澳电子签名互认是智慧湾区的科技基础设施,是三地不同法律体系下的相互信任,是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基因。”
哪些领域可以使用大湾区电子签名互认证书?潘金昌表示,“CA机构、电子签名是一个很少让社会大众知道的概念,这一两年在国内各种交易中数字化水平在提升,比如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等这些地方都会用到电子签名,对于粤港澳来说当需要跨地区数字化的时候就需要依赖电子签名互认证书。例如,在金融领域证券开户,大陆的居民在互认机构(比方深圳CA)申请签名互认证书,就可以签署证券开户协议,这个协议在香港、大陆同时有效,即提升效率和流动性,又能确保交易的安全与合法。”
据悉,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电子签名与可信服务发展联盟已获批复同意筹备成立。该联盟将致力于推广电子签名应用,发展可信服务体系,培育新业态,构建互信互认的数字服务生态。
论坛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陆一帆是平安壹账通区块链业务部总经理,FiMAX区块链底层框架总架构师。他在论坛上介绍了FiMAX的应用成果以及壹账链FiMAX部分获奖情况。
在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静看来,《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升级,对电子签名等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加快推进电子签名证书互认。来自香港电子核证服务有限公司的营运总监汪展宏以《电子签名证书在香港的应用》分享了观点。平安科技的项目总监黄振声就《香港EID简介与电子签名互认探讨》进行了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