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到4日,广东省“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广东广播电视台1600平方米演播厅成功举行,此次大赛共有12名“时代新人”脱颖而出。
今天,我们来听听铜奖获得者黄琳琳演讲的故事。
大家好!我叫黄琳琳,来自粤海集团,是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团队的一员。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一深埋地下60米、润泽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
说起粤港澳大湾区,就要说到香港,最近香港备受关注。在这里,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香港遭遇严重干旱,那时候,每4天供1次水、每次只供4小时。为了帮助香港同胞渡过难关,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兴建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济香港同胞。
问港那得清如许,为有东江活水来!可谁又能想到,15年前,东江水量锐减、咸潮上溯,广州、深圳、东莞、香港供水再次告急,缺水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兴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引西江之水,济湾区人民。2019年5月,这项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超级工程全面开工!
然而,在寸土寸金、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珠三角地区修建如此大规模的调水工程,谈何容易啊,仅科学论证就用了14年!工程需要穿越江、河、湖、海、山,如此多的基础设施交织在一起,怎么办?14年的科学论证给出答案,唯有向深层地下要空间!为此我们采用深埋盾构的方式,向地下40到60米处进军,而这预留出来的60米,我们留给市政、电力、地铁,为湾区发展预留空间;仅节约土地就超过两万亩,相当于腾出来了一个深圳前海。
珠三角工程:“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可谁又能想到,这一抉择带来的施工难度、技术挑战却是空前的,工程建设将面临一系列世界级挑战。有人提出疑问:有必要挖那么深的隧洞吗?有必要这般苛求自己、方便别人吗?甚至有人劝我们放弃、劝我们妥协、劝我们“差不多就可以了”。然而,我们没有放弃、没有妥协、没有退缩……
如果说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调水工程,那么,珠三角工程就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长距离有压管道调水工程。
而我,作为一名普通建设者,能为这项大工程做些什么?我们,如何把这项极具创新、难度空前的超级工程,从梦想变成现实?珠三角工程的建设团队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富有闯劲,敢于创新。为了建设好这项身系湾区命脉的战略工程,我们玩了命似的攻坚克难,从东江到西江,从国内到国外,忙碌身影遍及各处,只为找到最好办法、最优方案。在工程建设第一线,这群勇敢的追梦人每天都在努力奔跑!
水自西江来,润泽大湾区!很荣幸,我,能参与珠三角工程的建设,能有幸见证陪伴这一超级工程的成长。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听到东江水和西江水在粤港澳湾畔的深情对话;人们将会看到粤港澳大湾区领衔世界各大湾区的伟岸身影!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