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人越来越不相信爱情时,读一读她的诗就能使人重新建立起信仰。她就是席慕蓉,我国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她还是一个智慧而慈爱的母亲,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和快乐。
她的著作《给年轻母亲的信》曾在台湾引发销售狂潮,再版60余次。这本书又叫做《画出心中的彩虹》,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亲切自然的口吻,没有枯燥说教,取材于身边的生活,娓娓道来,启发我们如何做孩子美的导师。
对于家长为什么要做孩子美的导师?席慕蓉给出的回答是:
“孩子们的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你可以在上面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你也可以在原野上放一把野火。孩子是你的,在他依偎在你身旁的这几年,他完全要靠你,靠你供给他所有的经验、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有关美的记忆。因此,需要你,来做他的‘美的导师‘。”
对于幼儿的美的教育,席慕蓉认为这是父母们一定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下面,结合席慕蓉的经历和这本书的幼儿美育方面的观点,和各位家长分享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带给孩子一些美的熏陶。
1. 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孩子一些丰富的色彩经验;假如能多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他就会多一份快乐的经验。
比如,孩子刚开始画画,父母们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年幼,觉得孩子没有经验,就给他买一盒最小的六色的蜡笔。如果父母给孩子买的是三十六色的蜡笔,那么孩子就可以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这个小个体自身的选择权利,多给他提供一些色彩,让他有一次丰富的经验。在对幼儿色感的培养上,父母切忌渗入自身的个人因素,以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
2、为孩子打造舒适的卧室
给孩子布置卧室时,最好用看起来比较安静、比较温柔的色彩,因为幼儿休息时需要安静的气氛,调和的色彩可以增加这种气氛。
3.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席慕蓉在她的诗歌、散文作品中,常常礼赞大自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宝库,只要你肯用心去汲取。
在她当老师教学美术时,她还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
她认为: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父母的工作越来越忙,大多时候父母们也是在盼一个周末能够带小孩子出去亲近自然,他们也会常常苦恼于无法抽空去计划一次旅行。
其实,儿童所需求的,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满足。假如不能常常出去看大自然,我们就想点办法在家里种几盆小花、养猫狗,或者养只鸟、养几条鱼;下班回来后,父母可以带孩子们在家居的附近散一下步,在阳台上浇一下花,也许一天只要十分钟。
不见得,父母们可以天天实行,哪怕一个星期两次,一次也行,让孩子们和你一起观察这个世界,让大自然走进他们心中。
当年,席慕蓉和刘海北在比利时布鲁塞结婚后回台湾,他们没有选择繁华的闹市生活,而是带着一儿一女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给他们的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她还常常带孩子们到树林、公园里辨认植物。
4、给孩子优美音乐的陶冶
托尔斯泰:“音乐对于人类的理性与想象皆不起作用,只是使人陶醉。“席慕蓉说她在听音乐时,不思考,不想象,但觉得有一种喜悦而不可思议的情感,使人徘徊于无我的境界。
在婴幼儿时期,耳朵的保育极为重要。因此,她建议,父母必须要供给孩子清晰、美好、正确的音色,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感到疲劳;最重要的是,播放时声音宁可小声一点,切忌过大过高。
5. 给孩子温暖的笑
请微笑地、耐心地让你的孩子在你关怀下恣意地成长,你要种的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快乐树,而不是一棵被修剪捆绑得伤痕处处的盆景。而且,父母对婴儿时期的孩子就常给他温暖的笑,是奠定孩子对人类和气和合群的基础。
6.轻柔对待美丽的失误
孩子们的心,是最敏感的一颗心,请给他们足够的飞翔的自由与空间。当幼小的孩子,端着杯子洒出了水,不要去指责他;当孩子拿着勺子吃得满嘴都是,还把食物洒了一桌子,也不要去责怪他。幼儿所犯的不过是美丽的失误,过度的注意和关怀也是一种阻挠和妨碍。
7.拥抱和陪伴是最有力量的爱
对于幼儿,并不懂得什么是幸福,他在意的是有没有一个爱他的母亲和爱他的父亲而已。
席慕蓉认为:爱是一切的泉源,尤其是美的事物的泉源,以爱的眼光来看宇宙,你将会看到无限的美好。
她深情地呼唤:亲爱的母亲们,让我们在教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美之前,先使他知道什么是爱吧!
拥抱孩子吧,他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你的爱;把孩子抱在怀中,美丽的世界正在等待着他们。
来源 信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