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全国全民阅读工作经验交流会再次在深召开。在第二十届深圳读书月开幕之际,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代表齐聚深圳,共论推广全民阅读经验,共商建设书香社会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推广全民阅读,是一项关乎民族发展前途的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深圳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深圳必须继续加强全民阅读推广力度,并为创建书香中国贡献深圳力量。
城市因读书而受人尊敬,深圳在全民阅读方面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成绩。深圳是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的城市,也是全国最早颁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城市,在相关第三方的调查统计中,深圳人的阅读时间、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已经走在了全国最前列。
然而,全民阅读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公共事业,我们离真正实现全覆盖、高质量的全民阅读还有一些距离。交流激发创新,创新带来进步,深圳举办全民阅读工作经验交流会,目的就是要继续改善全民阅读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全民阅读社会效益。
要继续推动民间阅读的培育,让更多市民主动参与阅读。二十年间,深圳推出了许多群众广泛参与阅读的活动,为群众读书提供了更多便利。深圳已经制定了文化战略发展的新蓝图,通过并正在贯彻实施《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规划落实。深圳还依托科技创新优势,探索实施数字图书馆工程,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实现文化“一站式”服务。阅读场所遍布全市,阅读资源便捷获取,才能让城市到处弥漫书香,让书无处不在。
巩固深圳文化自信,加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深圳区位与物流、人口、技术与传播、文化产业以及文化自觉等优势是深圳文化发展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圳要继续发挥城市文化流动的这五大优势,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纵深发展。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深圳与国际友好城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华文地区的城市阅读交流与合作。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我们不应落入“文化积淀论”的谬误之中,而要积极倡导“文化流动论”,紧紧抓住时代文化脉搏,发展城市阅读文化,并促成深圳阅读走出去。
加速知识更新向竞争力的转化,让全民阅读优势成为城市发展新优势。全民阅读等文化建设,为深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增量,如今,深圳已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深圳被赋予建设世界创新创意之都的使命,深圳要形成经世致用的社会共识,鼓励市民通过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提升,利用图书馆、书城、读书会等全民阅读实体,推动形成热门哲学、科技、经济等问题的大阅读、大讨论,让全民阅读真正成为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有效途径。
先行示范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为深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深圳要对标世界一流文化都市,坚持全民阅读质量型、内涵式发展,在提升国际化、质量标准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形成更多亮点。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