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街道:上百“微实事”撬动“大民生”,幸福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读特记者 冯庆 张思奇 通讯员 吴奋生
2019-11-04 08:09

近年来,东湖街道持续推进“健康东湖”建设,努力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

民生工作无小事,每件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事。近年来,在罗湖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东湖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目标,把改善民生作为街道振兴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努力建造“和谐东湖”。

2019年,东湖街道积极推进“健康东湖”这一品牌项目,为辖区居民健康做好服务,努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做好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坚持“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扎实推进民生微实事,倾听居民声音,为居民谋求福祉。

党建引领实现健康全覆盖 “四进两关爱”营造美丽街区

10月21日下午,一辆白色急救直升机飞到了布心中学运动场上,一场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为主题的医疗急救科普活动正在举行。1200余名布心中学学生、教师和家长代表在急救导师引导下,拿着体验卡,学习防拐、急救、溺水、踩踏事件及意外伤害知识,并动手学习运动创伤处理、心肺复苏、AED使用、止血包扎等实用技能。

“健康是东湖美丽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时菊表示,东湖街道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东湖美丽街区。特别是近年来,东湖街道有广度有深度地持续推进“健康东湖”建设,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浓厚氛围,努力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长期推广“四进两关爱”系列活动(即开展“党建+健康”系列宣传服务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千家入万户,关爱老党员和关爱弱势群体),推动健康服务在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周期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健康服务模式不同,“党建+健康”服务模式侧重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各社区现有党员队伍,对党员进行相对专业的健康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东湖街道组建起一支党员健康志愿服务队,定期上门为辖区老党员和弱势群体献关爱、送温暖、提供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性健康检查,确保小病早治疗和大病早预防。

此外,针对疾病易发、慢病多发、重病高危的老年人群,东湖街道从维护老年人健康出发,结合本地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以实际行动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环境。今年6月18日上午,东湖街道东乐社区“星光老人之家”人头攒动,100多位老人赶来参加“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老年人健康宣传义诊活动,来自罗湖中医院的3名专家为东湖辖区居民免费提供中医、骨科、针炙、中医理疗、测量血压、老年人慢性病咨询等贴心服务。

1200余名布心中学师生和家长参加东湖街道医疗急救科普活动。

上百“微实事”撬动“大民生” 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

去年底今年初,布心社区全面进入城市更新改造进程。该社区充分利用民生微实事项目举办了“《布心故事》-城市更新文化传承项目”活动,吸引了百余名居民重回家园前来参加。该项目通过视频录制、分享旧照片、给即将拆迁的社区留言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文化传承行动,让居民讲述属于自己社区的历史,从居民的角度记录、保留和传承社区文化,推动社区文化宣传,扩大社区文化影响力。

在活动现场,“故事长廊”“照片展区”和“明信片展区”分门别类,记录着布心村从一个贫瘠小山村到如今高楼四起、人人富足的变化。“希望布心社区能多收藏一些这样的故事”“这些都是深深藏在布心人心中的记忆”……居民们在留言墙上纷纷写下内心期待,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据了解,今年来,东湖街道在去年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优秀的“民生微实事”服务类项目,促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东湖、服务居民,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截至8月底,东湖街道民生微实事已接收项目104个,总金额724.4万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完成的目标总额。

今年6月29日、30日,东湖街道大望社区一年一度的民生微实事项目“我是大望小主人”之“小学生导赏员护水传带行动”再度举行。在来自大望学校12位小学生导赏员的带领下,大人孩子们一起了解参观了“大望社区污水处理项目”及大望制水站,学习了相关环保护水知识。

当日连续高温,导赏员和居民们仍对本次护水行动兴致盎然。“这些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为什么会建立?大望社区的饮用水是怎么来的?”走进大望社区“水世界”,大家一起探索着自来水和污水的奥秘。据介绍,该项目通过多元化活动,以幼儿及家庭为对象,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爱水”“惜水”“护水”意识,进而认识大望社区的历史。同时为社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实践平台,增强其自信心及沟通能力,增强儿童对社区的归属感,共建“儿童友好型城市”。该项目还在“罗湖区2018年社区组织激励扶持评选”活动中,一举获得“年度最具创意公益项目”奖。

10月22日,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党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青岛朗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大望学校举行“阅读悦望AI阅读智能社区”启动仪式,来自教育界、文化界和公益组织的专家代表,以及大望社区8所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代表受邀出席,为东湖街道2019年读书月活动揭开了序幕。

“阅读悦望AI阅读智能社区”通过惠及大望学校等8所学校师生,逐步辐射家庭、社区和街道,铸造“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街区”。这种“AI+阅读”的新颖方式,以科技创新为载体优化阅读环境,解决阅读方案定制化,满足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精神需求,充分助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东湖街道“党员健康志愿服务队”为辖区老党员和弱势群体献关爱、送温暖。

探索多种社会救助模式 幸福路上不让一个东湖人掉队

东湖街道老旧小区多、离退休人员多、老居民多,做好社会救助工作非常重要。据介绍,该街道共有低保户30户56人、低保边缘户4户10人、各类困难户81户,以及残疾人352人。

严大爷家住布心村,老伴和两个孩子先后去世,多年来他一直独居在一个楼道的小隔间里。随着布心村旧改,严大爷失去了“住所”。数次奔波后,东湖街道为他在位于太宁路的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安了一个家”。看到严大爷有了固定住所,日常起居也有人照料,街道工作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本该安享晚年的严大爷只在区福利中心住了不到5个月,就在今年2月因中风去世。“他没有亲人,我们就是他的亲人。”东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翠红介绍说,凌晨2点接到消息后,街道工作人员马上赶往区福利中心,在大家的帮助下让老人体面地离开了。

严大爷的事例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湖街道不断探索多种社会救助和帮扶模式,认真做好困难家庭救助和慰问,努力让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让居民在幸福路上不掉队。

“只要政策允许,能给她提供的帮助我们都会尽力。”张翠红口中的她是家住布心花园的张女士,今年50多岁,独自抚养一对26岁的脑瘫双胞胎儿子,2014年自己又患上了乳腺癌。面对两个孩子的治疗费用、自己的化疗费用和日常开销,她微薄的薪水只是杯水车薪。遇到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联系街道、联系社区,而街道工作人员总是全心全意帮她解决困难。

东湖街道还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目前,东湖辖区有75户困难家庭接受爱心企业和机构结对帮扶,每月每户获得500-800元生活帮扶金,生活困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东湖街道一直大力宣传“人人慈善,人人公益”的扶贫理念,倡导乐善好施的社会风尚,营造全民参与活动的浓厚社会气氛。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张思奇 通讯员 吴奋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