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自然保护论坛”: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读特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刘静静 刘丽娜 文/图
2019-10-31 20:53


10月31日,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2019)继续在深圳举行。当天,作为分论坛之一的“深圳自然保护论坛”,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协办,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共同为深圳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贡献具有“先行示范”的智慧和方案。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市规划土地监察局局长张谦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介绍了深圳自然保护的成就和进展。作为世界重要滨海经济形态的湾区,深圳正以“自然保护先行”的态度交出一份绿色发展的崭新答卷。

目前,全市有森林面积79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0.21%。深圳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地24个,其中自然保护区4个、湿地公园9个、森林公园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地质公园各1个。“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深圳召开,深圳正式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濒危野生动物的最有效途径。深圳目前已建立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和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鹏半岛自然保护区、铁岗-石岩湿地自然保护区、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并规划建设3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或珍贵植物群落类型,分别为梅林水库仙湖苏铁自然保护小区、梧桐山桫椤谷自然保护小区、塘朗山野生桫椤和仙湖苏铁自然保护小区。

“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力争构建符合深圳实际,适合高度城市化地区,与城市共生、与人民共享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发展新模式。”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陈柳新在论坛上介绍了深圳的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保护地保护发展思路。她认为,城市特征决定了绿色、生态、集约发展一直是深圳城市追求的目标与方向。生态资源是深圳长远发展的基础资源;生态环境是深圳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生态质量是深圳质量的重要内容。深圳一直高度重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保护与保护性利用,使得深圳在高速发展、高密度的前提下,难能可贵地保持了较高的城市绿化覆盖率,保留了多样的生境和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建设了“千园之城”,在城市生态保护和保护利用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新的城市目标和愿景,深圳可以重点围绕“科学评估定格局、刚性指标强约束、精准规划落空间、保护修复提质量”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无论是“公园里的深圳”、还是“国家森林城市”,自然保护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不言而喻。来自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分会、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红树林基金会(MCF)、深圳市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等民间机构,在论坛的讨论环节,从社会化参与的角度介绍了自然保护地为社会发展带来的正向引导作用和广阔机遇。

深圳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深圳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继续延续和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圳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坚持生态优先,加强陆海统筹,严守生态红线,保护自然岸线,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刘静静 刘丽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