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深圳市政府关于设立“深圳企业家日”的相关议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这让深圳的企业家、专家学者们都感到振奋。大家认为,设立“深圳企业家日”既是对深圳营商环境的又一次提升,更希望是这座勇于改革创新城市持续改进营商环境的新开始。
深圳是对创业者最友好的城市
“深圳的营商环境是全国最好的。”在采访中,多名企业家、专家学者都一致给深圳营商环境点赞。
萧霞
深圳市奥特迅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萧霞深有体会:“公司上市前,我在深圳经营了十几年,都不知道税局的门朝哪里开;而当我们研发的技术需要资金、需要推广时,政府有关部门立即协调各方,给我们资金支持,为我们的创新成果市场化运用充当‘推销员’。”萧霞说,这说明了深圳市的政务服务环境之优越——企业需要的时候,政府部门及时出现;企业不需要的时候,政府部门不会来找麻烦。
采访中,萧霞的体会成为很多企业家的共识。
张春华
2017年,朗华中欧专列顺利跨出国门,开启了深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篇章。而这其中有着许多的困难,比如说,在专列运行过程中,要经过许多口岸、海关,因为轨道宽窄不同要实施换车板……但让深圳市工商联副主席、深圳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华感动的是,为了让专列顺利到达,深圳海关部门抽调了100多人通宵达旦地为这个项目服务。
在深圳,生活成本高,成为留住人才的一大障碍。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兆方投资公司董事长张弦则感觉到了来自政府的温暖和贴心服务——2016年,福田区政府一下子给该公司解决了几十套人才房,缓解了员工的住房压力,让公司轻装上阵。
采访中,类似的事例屡屡被企业家们提及。
郭万达
“深圳营造了一个非常适合于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
改善营商环境深圳一直在行动
郭万达的观点有许多实际措施和效果支撑。
近年来,深圳一直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深圳印发《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推出20项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今年5月,深圳发布了41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包括在深圳市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秒批”等,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国庆前,深圳市企业“秒批”系统正式上线启用,深圳企业设立审批时限由原来的一天大幅压缩至几十秒内……
去年底,深圳还出台了《深圳市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四个千亿”计划,针对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的政策招招管用,获得众多企业欢迎。
与此同时,为企业提供服务,深圳更是常常急企业所急,“量身定做”——去年,针对上市公司资金困难问题,深圳在全国率先设立了首期300亿元的平稳基金,通过债权和股权两种方式对上市企业进行纾困,获得了高度评价并全国推广。此外,市中小企业服务局“企服会”还推动建立了共性诉求快速反应机制、企业投诉受理平台等一系列让企业暖心的服务。
孜孜不倦地改善营商环境,让深圳获得来自各方的肯定。5月11日,在北京发布的我国经济总量排名前100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榜显示,深圳营商环境指数位居第三,其中硬环境指数排名第一。而在企业迁移情况这一被视作反映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晴雨表”上,深圳的表现也十分亮眼——近两年来,深圳的企业迁入正在逐年增长,其中不乏众多重量级企业,如顺丰控股、恒大集团、ARM (中国)、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信期货有限公司等。
张春华
“设立‘深圳企业家日’无疑是对深圳的营商软环境的再提升,企业家们都感到非常振奋。”张春华说。
为民营经济立法用法治为企业家撑腰
“深圳的营商环境的改革还在路上,希望深圳把企业家日作为持续改进营商环境的一个新开始。”郭万达在接受采访时说。
郭万达表示,毋庸讳言,深圳营商环境虽然已居国内一流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革、改进的问题。因此,要加大改革力度,同时也更细致地对标国际,客观评价,补足短板,继而更好地提升整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水平。
市委党校袁晓江教授则提出,希望深圳不仅仅有为支持、鼓励企业家的“企业家日”,还要利用特区立法权,就民营经济立法:“立法要明确民营经济的地位、产权、经营、扶持、责任等,从而解决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地位不明、政策执行不力问题,从法治角度真正为企业家们‘撑腰’。这样,深圳的营商环境将在法治的轨道中,得到持续的改善。”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