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批示,切实解决绿道管理部分领域存在管理粗放等短板问题,着力提升绿道品质,在淘金山绿道召开全市绿道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现场会。会上,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分享了罗湖区绿道规划及建设经验、亮点等情况。
罗湖素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名,拥有山地、森林和湖泊,生态控制区占了这片土地一半以上的面积。如何将罗湖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打造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是罗湖区政府一直探索的课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罗湖区积极响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把保护性开发、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充分利用辖区山水资源优势,结合东进战略和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总体规划,探索出通过郊野品牌绿道建设,将森林引入城市,给市民生活提供绿色福利,为罗湖构筑绿色休闲体系提供重要基础。
在规划建设方面,罗湖有序推进罗湖区绿道网提升,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精致野趣的海绵型绿道;从细节入手,打造优美人性的品牌绿道,坚持科技引领,打造多功能智慧绿道;同时,努力提升绿道的文化艺术内涵,探索开发和保护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性开发罗湖模式。
在运营管理方面,罗湖创新招标,履约监管,努力做好绿道精细化管养,引入第三方评估,进一步提升绿道管理品质。基于梧桐绿道的自然山水条件,罗湖开设绿道自然教育中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中心,不定期地开展面向社会大众、适合各种不同人群的绿道活动。
到目前为止罗湖区已完成155.2公里绿道网建设,其中省立绿道27.16公里、城市绿道59.75公里、社区绿道68.29公里,其中郊野绿道36.3公里,塑造淘金山绿道、梧桐绿道等深圳市品牌绿道,提供精细化的绿道管养和自然教育中心服务。罗湖淘金山绿道于9月27日正式开通,绿道以“精致”、“野趣”的形象展示在市民面前,让市民在绿道能享受优美的生态环境,智慧便捷的服务,体会历史的底蕴,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意境。
下一步,罗湖将以工匠精神,精心打造更多精品绿道,精细化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和服务品质,为市民奉献出景色优美、舒适方便的高品质绿色慢行系统。
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