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马峦街道是全省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的首批试点地区,也是深圳市唯一一个试点地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坪山区马峦街道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始终紧盯群众需求,狠抓试点工作措施落实,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再上新水平。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新阵地。马峦街道针对老年人群体及家庭普遍关心的家政、医疗、心理咨询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供给结构,着力解决群众居家养老的操心事烦心事。一是建立坪山区首家长者饭堂。通过探索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担的长者助餐服务新模式,在街道江岭社区建立全区首家长者饭堂,可同时容纳50人就餐,重点帮助辖区特困、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及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群体,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用餐困难问题。二是建设创新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站。选取位于辖区中心位置的心海城小区,专门拿出面积约1400平方米的场所打造创新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站,集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医疗机构、老年人培训服务、老年人法律及心里咨询援助服务等多项服务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实现“智慧养老”具体化、实体化。目前,现有4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驻开展服务。
打造线上“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新平台。实施精准化智慧养老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便捷服务,让智能服务更贴近老人实际,切实提升智能养老服务水平。一是建好老年人信息数据库。针对调研走访中收集到因老年人基础信息缺失,造成服务不够精细、精准的问题,充分发动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三级力量,全面采集、整理和录入辖区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建立健全老年人信息档案,形成动态的老年人信息库。二是提供智能化服务。针对老年人群体和家庭提出的智能化、便捷化需求,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建立“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适老化改造、电信呼叫系统手机设备发放、平台政府管理门户试用等一期建设相关工作,为辖区居家老人提供紧急救援、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电话医生、远程医疗等系列养老服务。目前,平台已收纳5000多名老年人信息档案,基本实现了动态全覆盖。
探索居家养老服务自治管理新模式。一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辖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志愿、自助、互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和管理质量。街道老协发动党员会员参与日常管理,负责老协活动室日常使用、维护等工作,发挥老人自治以加强社团管理,并组织成立老年兴趣队伍,让老年社团逐步成为凝聚老年人思想引领老年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二是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借鉴“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新理念,以社区为单位成立服务老年人的“时间银行”,积极打造老年志愿服务平台,实现老有所为。发动街道、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长者助餐服务、老年人文体活动秩序维护、辖区高龄孤寡等特殊群体走访慰问,以稳定的志愿服务人群为辖区老人提供优质志愿服务,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拓展居家养老服务新内涵。马峦街道各级党组织通过带头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掌握辖区长者活动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举办各类有益老年人身心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了长者的文体生活品质。截至目前,已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30余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