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今年投放2000台“急救神器” 首届中国AED发展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喻萍江
2019-10-18 15:14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实践表明AED的早期介入是目前针对心脏骤停最为行之有效的抢救手段。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实践表明AED的早期介入是目前针对心脏骤停最为行之有效的抢救手段。10月17日至20日,“2019首届中国AED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深圳在公共场所投放2000台“急救神器”AED,每10万人口配备AED7.5台增长至约17.5台。

据了解,此次论坛主题为“健康、发展、创新”,会议内容涵盖中国AED建设现状与展望等,来自全国各地急救专家、学者逾400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围绕中国AED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学习。

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和深圳市医学会联合主办,深圳市急救中心、深圳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

每10万人口配备AED增至17.5台

“我国心血管疾病近3亿人,每5个人中就有一名心血管病人,呈现年轻化,很多是潜在的心源性猝死病人,AED和心肺复苏推广普及正逢其时,深圳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敖虎山表示。

据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介绍,从2017年起,深圳开始着手在全市公共场所配置AED,并将该项目纳入深圳市政府民生重点工程,从立法和政策等层面给予全方位保障。AED优先配置在心脏猝死高发区域,如地铁站、体育场馆、养老院、口岸等场所。今年深圳购置2000台全自动除颤仪(AED),安装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预计这一期AED配备项目完成后,深圳市每10万人口配备AED数量从7.5台增长至约17.5台(按服务人口2000万计算)。

“按照AED建设规划目标,未来五年将实现每10万人配备100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常巨平表示,随着AED在深圳公共场所的大量投放,相关急救知识培训的普及,提升了深圳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全民急救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举办公益培训解决“不会用”问题

有了AED设备,就必须有人会用。“‘急救神器’AED是是一种供非医务人员使用的‘傻瓜式’心脏除颤设备,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也是一款很安全的设备,不过使用前需要进行培训。”常巨平表示,为提升全民急救意识,深圳正不遗余力普及和宣传急救知识与技能。

“在公共场所每配置1台AED,必须按照机器和人1:10的比例进行培训,今年安装了2000台AED,我们要对2万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AED设备附近的人‘敢用’、‘会用’AED设备,该项培训由市政府买单。”周强表示,为让更多市民掌握急救技能,政府今年还推出了1万个免费培训名额,明年培训人数将增加一倍。

截至目前,深圳市急救中心已公共场所配置AED的15000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上门培训,让这些人员全部掌握心肺复苏和AED操作方法并通过考核获得初级急救员证。近期,市急救中心联合市能教中心,举办大型公益急救培训班,将对11700名市民进行初级急救员培训。

为了让市民更快捷找到身边的AED,去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联合腾讯公司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市民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在微信小程序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可显示距其最近的几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记者现场了解到,自2017年深圳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实施以来,安装在公众场所的AED共参与现场抢救20人次,已成功救治8名患者。

AED怎么用?

救回一个心脏骤停的倒地者

简单来说

AED使用起来只需要4步:

开机→连接→放电→除颤

黏贴电极片


不要接触,分析心律并给予除颤



心脏停跳10分钟后,抢救的成功率几乎为0!而等救护车到达现场,一般都要10分钟以上。因此,目前我国送达医院之前抢救的成功率不足1%!所以,如果人人学会急救、处处配备AED,大家能在第一时间对患者施以援手,将挽救许多宝贵的生命!

怎么找到AED?

您可以通过微信的微信小程序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可显示距其最近的几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您还可以关注“深圳急救”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菜单栏“信息查询”栏目中找到AED网点列表。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喻萍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