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7日,解放军步入了东莞市,东莞解放了。从此,东莞开始踏上新的航程。
90岁的莞城老党员张况拿着1949年10月18日出版的《战斗日报》,回想起70年前东莞解放的往事,依然十分清晰和激动。
1947年至1949年,张况在东莞中学就读,并成为一名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及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东莞中学开展地下活动。他告诉记者,1949年10月17日的前一天,他与同伴用毛笔书写“热烈欢迎解放军解放莞城”等宣传标语,沿路张贴。
1949年10月17日,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部队进东莞县城,宣告东莞解放。张况告诉记者,“10月16日,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从樟木头出发一路解放,当晚行军至寮步,在寮步停下来宿营,第二天一大早,即17日,操兵进入莞城。解放军通过解放路的时候,街道两边挤满了来自各乡村的民众,大家都非常兴奋,热烈鼓掌,夹道欢迎。”
张况表示,解放意味着东莞民不聊生的境况终于要结束,因此,人民群众举办各种活动进行庆祝。1949年11月2日,东莞各界在中山公园(现人民公园)举行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暨全县解放大会。“有几万人参加,开完会后,大家就举行游行,由公园(现人民公园)游行到省渡头再从阮涌返回。人们画了个毛主席像,托着毛主席的像一路游行。”
从此之后,东莞开始实现跨越式大发展。上世纪50年代,莞城的社会环境开始发生变化。张况从1949年见证了东莞的解放及祖国、东莞的快速发展,十分有感触:“国家发展得好,我们以前是‘站起来’做到‘富起来’,现在是‘强起来’,党的十九大以后,整个中国都不同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现在我国的国际地位是数一的,经济体是第二大,现在的部队和军事设备和以前完全不同,值得骄傲。”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