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水利项目——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通水仪式在珠海举行,这标志着珠海对澳门增加供水量的同时,还实现双线路供水,大大提高供水保证率。
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通水仪式在珠海举行。
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是粤澳供水合作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供水管道15 公里,新建洪湾泵站1座,概算总投资5.25 亿元人民币。
工程于2016 年开工,2019年4 月完工,并于6 月通过了竣工验收,具备运行条件。工程通水后,珠海对澳门供水能力从50万立方米/天提升至70万立方米/天,同时改变目前供水均从竹仙洞水库进入澳门的单一模式,增加从氹仔方向进入澳门的供水管路,从而实现双线路供水,大大提高澳门供水水源抗风险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供水保证率。
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线路示意图(红线)。
据工程建设负责人介绍,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克服多项难题:一是解决与珠海南琴路修复改造工程、保税区道路改造工程等市重点项目的施工交叉的难题。二是保障输澳天然气管道安全问题,工程穿越供澳天然气管道区域,为保证输澳天然气管道的绝对安全,历时两年多,先后五次组织地下管线勘察,彻底探明天然气管准确位置。三是解决工作机制问题,澳门对接工程与内地设计及施工模式完全不同,经历两种工作制度的磨合。四是解决复杂的地质条件问题,工程穿越横琴深厚人工抛石层和巨大孤石,遭遇复杂的地质结构,施工难度极大。
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洪湾泵站取水口。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