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深圳是怎么让“暗河”玉田河重见天日的!

读特记者 方胜
2019-10-14 17:28
摘要

光明区玉田河“暗河复明”换新颜

“如果不是有了河道整治工程,真不知道家门口就能有这么美的河!”金秋十月,清风送爽。在光明区玉田河田寮大道段,社区居民陈廷龙这样对记者表达他满意甚至有些惊喜的心情。

由于各种原因,深圳有不少河流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成为“不见天日”的暗河。利用河流整治和城市更新的契机,我市对有条件打开上盖的河流,坚决推进暗河复明,还原城市与河流应有的联动,为市民营造美好的滨水空间。在全市率先实现“暗河复明”的光明区玉田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今日玉田河田寮大道段

“不见天日” 难掩黑臭

行走在田寮社区玉田河畔平整的草坪上,河道里鱼翔浅底,两岸则鸟语花香,很难想象就在整治以前,此处还是与普通城区一样的建筑与楼房,根本没有一丝河水的影子。

玉田河位于光明区西部,属玉塘街道辖区,是茅洲河左岸一级支流,位于茅洲河最上游段。它发源于鹅甲山,自西向东穿过洲石公路、玉律新村、松白公路汇入茅洲河,流域面积6.28平方千米,河道总长2.7千米。

近年来,由于玉田河沿线人口聚集居住、排污系统基础薄弱,污水直排、渗漏等问题给玉田河水质带来不良影响,形成黑臭水体。对此,光明区实施玉田河综合整治工程,于2017年6月开始施工。

“玉田河综合整治中难度最大的,当属田寮大道暗河复明段。”中电建光明水环境公司负责人刘任远介绍。2004年,田寮村城市化改为社区,随着大量外来人口、企业入驻,为促进田寮社区经济发展,玉田河田寮大道段逐渐暗河化,约700米的河道上方跨河建起了二层商品房,总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暗化后的玉田河田寮大道段,常年“不见天日”,雨污混流排口多,垃圾遍布,底泥黑臭,气味难闻。再加上河道淤积严重,行洪断面不断收缩,一到雨季,周边内涝是常事。

整治前后对比图

水质改善 达标可期

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光明区委区政府痛下决心对这一段河道进行彻底整治。

暗河复明,首先要拆迁建设在河道上方的建筑。玉田河建筑物谈判签约和清场清拆工作,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支持和认可,仅2018年5月4日就拆除建筑物约3000平方米,后续拆除建筑物共约3万平方米,一举攻克玉田河综合整治工程商铺征收和清拆重难点,为玉田河暗河复明和后续城市发展拓展出宝贵的空间。

同时,施工单位中电建克服了交通疏解、电力迁改、给水改迁、燃气改迁、通讯迁改、土方外运等方面的困难,截污工程、排污口整治工程、清淤工程、景观提升、管线迁改工程等先后开展,完成了暗渠复明、明渠扩宽改造、河道坡岸改造、桥涵的拆除重建、沿河截污管敷设以及步道等区域的景观绿化等工作。2019年9月底,玉田河河道形态全面形成。预计本月底,玉田河分部分项工程完成验收。

今日玉田河田寮大道段

光明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光明区通过互联互通、分散调蓄、三水分离、建管结合等举措,玉田河等多条河流实现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漏排污水全部拦截。目前,玉田河水质已经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预计2020年实现全水域、全天候水质达标,实现“除臭返清”水质改善,打造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